社會生活報(1 / 3)

社會生活報

中國有社會生活報的曆史悠久。一八九七年,李伯元在上海創辦《遊戲報》,這是中國第一種消閑性小報。其內容大抵以詼諧、戲謔筆調記述社會新聞、妓院消息。標題采取對仗形式,經常開展征詩文活動,以吸引一部分讀者。到了北洋政府獨裁統治時期,禦用報紙和黃色小報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如《晶報》、《社會日報》、《新世界報》,等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鄒韜奮主辦的社會性報刊。一九三五年,他在上海主辦了《大眾生活》。由於國民黨政府多方阻撓,他被迫流亡香港,在一九三六年創辦了《生活日報》,其宗旨是“啟迪理智能力,增富知識見聞”。此後,在抗日戰爭年代和解放戰爭時期,在國民黨統治區也有不少的社會生活報。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種種原因,社會生活報比較少見。

八十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盎然生機。人們迫切需要傳遞信息,增長知識,尋求友誼,飽覽風光。為適應群眾的需要,以反映社會生活、社會風貌、社會問題、社會事件為內容,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性報紙紛紛問世。其品種繁多,琳琅滿目。這些社會性報紙,接近社會,接近基層,接近家庭,從城鎮居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多層次、多方麵、多角度地反映人民群眾奮發向上的精神麵貌;反映他們的呼聲、願望和要求;迅速傳遞新聞信息,廣泛普及科學知識,引導群眾生活;實用與情趣兼備,服務性與娛樂性並重。

由於社會生活報所包含的品種類型比較多而雜,隻能按大體的分類分別介紹如下:

(一)綜合性社會報。

八十年代創刊的綜合性社會報,主要是麵對城鎮居民,傳播生活信息,報道社會新聞,活躍群眾的文化生活和業餘生活,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爐,使讀者在飯後茶餘得到知識的熏陶、美的享受和啟迪。一九八五年一月由上海青年報社主辦的《生活周刊》,是以青年職工為主要對象,寓教育於生活的4開4版周報。它確定的宗旨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接過韜奮的旗幟,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生活理想,培養高尚的生活情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並不斷豐富他們的生活知識,為青年服務,做青年生活路上的益友。

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創刊的《中國社會報》(原名《社會保障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主辦,對開4版,周二刊,在國內外發行。該報宗旨是:立足民政,麵向社會,報道軍隊優撫、安置工作,社會救濟和救災,社會福利企業和社會福利事業,基層政權建設及區劃,婚姻、殯葬,殘疾人工作,等等。它還開展關於社會學、社會保障、社會問題等問題的研討。

一九八五年七月七日創刊的《中國消費者報》,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主辦,其宗旨是組織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行業進行社會監督,以維護消費者權益,在社會上較有影響。

地方上的一些新聞單位和有關社會團體也辦有各種名目的社會生活報。山東大眾日報社主辦的《時代生活》報(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創刊),旨在介紹現代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新觀念和新知識,指導生活,豐富生活。黑龍江日報社主辦的《生活報》(一九八四年十月六日創刊),以反映生活、幹預生活、指導生活、服務生活為宗旨,還注意文化體育活動的報道。遼寧日報社主辦的《美報》(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創刊),旨在充實人們的現代生活知識,提供高尚的娛樂和美的享受,還刊登商品信息。新疆日報社主辦的《生活導報》(一九八五年三月一日創刊),是一份介紹衣食住行和其他生活知識的報紙。延邊廣播電台主辦的《生活之友》報(朝鮮文,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七日創刊)的讀者對象,是朝鮮婦女、離退休幹部和老人。上海新聞研究所和上海電視台聯合主辦的《消費報》(一九八五年五月十八日創刊),廣州消費者協會和廣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合辦的《消費者報》(一九八六年七月十日創刊)。陝西省消費者協會主辦的《消費者導報》(一九九一年創刊),都受到廣大讀者歡迎。此外還有四川省“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委員會辦的《精神文明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