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氣訣》的周天運轉到丹田方才算是一個結束,浩然真氣留存在第一個截點,至於這個截點往後,在牧雲馳的感覺中形同與虛無,仿佛空蕩蕩一片。
還好《浩然氣訣》排除雜質灰氣的路徑與先天靈氣不同,煉化先天靈氣的時候,一個周天下來幾乎走遍了全身經脈,繞了好幾個大圈,方才在丹田處停下。
而雜質灰氣往外呼出的路徑,卻是一條最短的線路,從第一個丹田截點往後“借道”,徑直往上到達咽喉,然後從口中吐氣排出。
一般人關注的重點隻會在前麵周天運轉的部分,至於往後更多是一種形式,畢竟人們天性向往美好,這類雜誌汙穢之物當然本能地遠離,下意識地忽略。
牧雲馳卻不同,任何事情都追求極致,對於雜質灰氣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前麵煉化真氣的部分,除了行事謹慎之外。不願讓這些雜質有半點留存在體內也是一大原因。
就在引導灰氣流動的過程中,他分明感受到一處障礙的存在,灰氣在路過那處地方時,路徑微微發生了扭曲,不甚明顯,如果不是對灰氣的掌握凝練到了極致,一般的修士也難以察覺這點扭曲。
聯想到先前對脫凡九關的資料,牧雲馳大概有了猜測,牢牢地將那個位置記下,旋即結束了今夜的修行。
深深地吐了一口氣,時辰已經到了深夜,一股倦意湧上心頭,修行是一項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消耗極大,不僅需要靈食補充肉體消耗,更是要充足睡眠,勞逸結合效果最好。
他整理好衣袍,強忍著困倦,將那卷書冊打開,認真地誦讀了三次,這也是夫子的要求,據說這樣能夠幫助鞏固修行的成果,增益對浩然氣的理解。
任何有助於修行的事情,牧雲馳都不會打折扣,一絲不苟地完成,等到一切事畢,這才緩緩入睡……
修行時光匆匆,很快半月時間一晃而過,牧雲馳嚴苛地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白天在天道書院修行,夜晚返回玲瓏道場處理事務,不過福伯執行能力極強,對於他交代下去的事情能很好完成,如無必要,他也不再返回,專心在書院修行。
書院也不對弟子作過多要求,或許說,一般招收的弟子都是一心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類型,有些人甚至數年不邁出書院大門半步,出現牧雲馳這麼一個雜事繁多的家夥,夫子們許是不想多管,又或者根本沒有反應過來。
這段時間牧雲馳也跟“鄰居”們混了個臉熟,畢竟同屆隻有七人,平時修行上學都在一個學堂,除了被魯夫子收入內門的蒙缺,其他人都是同樣的夫子教學,不熟也挺難。
而且包括蒙缺在內都不是惹事的性格,,自然也沒有人“舉報”他夜晚外出不歸,倒也讓他樂得自在。
半個月時間,包括牧雲馳在內有四名新生突破到了練氣二層,蒙缺自然是第一不提,牧雲馳卻隻落到了第四,不是他懶惰或者修行遇到瓶頸,而是他謹慎求真的性格,讓他思考頗多,也嚐試著輕微修改周天運轉之法。
盡管修改後的結果都遠遠比不上原本的功法,但這種嚐試也讓他積累頗豐,對於浩然氣訣理解更深,當然,這些修改都是在夫子們的監督下實現的,如此做法,有些夫子欣賞,有些不喜,統統不在牧雲馳考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