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月涼如水,彎月如鉤。
簡家動作極快,或者說簡家老太太動作極快,八月初,她便替簡東選好了未來的妻室,京都一戶文姓人家獨女,家主是京都通政司小吏,七品,品級不高,卻是文家的旁支,也就是說與文太師主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至少在外人眼中是為如此。
也不知道簡老太太使了哪般手段,竟使的最終倔牛一樣的簡東屈服了,認了這門親事。
簡東的出麵打破了沈沁雅最後一絲幻想,認清眼前事實的她又大哭了幾頓。天炎,人越發的懨懨起來。
沈老太太關心過幾回,卻被她以苦夏的借口推塘了過去。
兩人青梅竹馬的感情,卻沒到生死相許的地步,沈沁雅是個聰明人傷心了許久,心裏的悲意淡下,竟慢慢的好了起來,隻是人不似以前般那開朗愛笑了,可見簡東的事對她的打擊還是很大的。
見著一天天堅強起來的沈沁雅,沈沁柔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如果可以,她倒希望她大姐姐能如以前一般肆意莽撞一些,可惜,恐怕不可能了。人都是經曆苦難才成長起來,雖然苦難能讓人成長,卻不代表人喜歡苦難,能有個環鏡能讓人一輩子不長大,肆意行事,那也不失為一種幸福。
炎炎的烈日將地麵烤的焦烈,各地幹旱災害頻發,朝廷雖撥下賑災銀,卻是杯水車薪,隔幾日便能聽說哪些地方顆粒無收,又曬死了人,坊間各種談資流傳,過了幾天,旱災的事又被另一件事所取代。
外有餓死骨,京都依舊一處繁華景象,林立的酒肆,繁忙的商家,黑夜中萬家的燈火,豪門府第的夜夜笙歌。
今年的天氣格外的炎熱,京都冰價一直高居不下,這些對沈家影響倒不大,一是沈家不缺銀錢,二是沈家早早的就準備下了。
沈老太太是個怕熱的人,就算待在冰室,她依舊覺得火熱無比,於是在沈老太太的呼聲中,眾人隨著她收整行李,去京郊的別院納涼了。
這樣做的並不止沈家一家,凡在京都有錢有勢的人家,無不在京郊或別城置點別院什麼的產業。
沈家在京郊的別院也有三處,一大兩小,聽說是沈老太爺從一個破家的大商手中買下來的,兩的那小處地界有些偏,沈家隻派了兩個人去守著,沈家主子久未親至,也不知如今是個什麼光景,大的那處位於京都以西,在處密林之中,恰是個避暑佳地。沈老太太要去的就是大的那處別院,名喚三醒院。
八月的天,說變就變,前一刻還是高掛的烈日豔陽,下一刻即烏雲滾滾,雷聲轟隆,雨柱潑天。
沈老太太被突來的暴雨淋了個正著,一絲絲炎熱地氣升騰,她緊皺的眉頭顯出她此刻的不耐煩,朱媽媽替她撐傘,亦步亦趨的走在她後頭,身子濕了大半而不自知。
劉媽媽頂著風雨指揮著後麵的丫鬟婆子搬弄從沈府帶來的東西。
往高處看,一群人烏怏怏的一片,像是避雨的螞蟻一樣,好不狼狽。
丫鬟們撐著傘跟在主子後頭,一步一步的隨前方的人潮進到三醒居。
此次隨行的除了沈家幾位小姐,姨娘中就隻有周姨娘一人,這次沈老太太並沒從中作梗,畢竟她在這些方麵從不是個小氣的人。隻是趙姨娘深知沈老太太不喜歡自己,是以,她很有自知之明的沒跑到沈老太太跟前惹她煩,安靜的偏居院裏裁衣刺繡,加上先前的日子,她已一連閉門好幾個月,幾月下來,她倒不是一無所獲,至少往日的繡功長有進足。
而桐姨娘一麵要看著沈五少爺,一麵又要照管沈家內務,分身乏術,沈老太太這一走,沈府更要個管事的主子,沈府的幾座大山都不在,院裏由她自由橫行,她當然不會選著到沈老太太跟前伏小作低。經上次的事她算是看清了,沈老太太的心是偏的,要不是她育有沈仁傑,恐怕沈府現在難有她的位置,更別提現在的光景,一時對沈老太太感冒至極。
她再會忍也有個度,自清寧寺的事之後,她認清了眼前事實,無論她在沈老太太麵前如何,終抵不上她身邊的老人,她又何苦作賤自己,隻要她有兒子在手,沈府最終離不了她的掌心。
沈老太太倒不知府裏的幾個姨娘心思如何翻湧,應該說她半點也不關心,在她看來,要貶要抬,還不是她動動手指的事兒,誰會為動動手指就能成的事上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