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富家女之死(1 / 2)

亨利應一位富家獨生女之邀,和她的堂姐以及堂姐的未婚夫——一個外科醫生,四人一起到郊外的別墅野餐。

小巧輕盈的富家女,雙親都已去世,由她繼承了巨額家產。到達別墅後,他們在庭院的草地上野餐。

他們帶了三個大籃子,內中裝滿食物。吃飽後,籃子就收到別墅中。

亨利在與堂姐談天時,富家女和外科醫生一起進了別墅。好久也不見他們出來。堂姐進屋察看,發現裏麵空無一人。當亨利也想進屋時,外科醫生從另一邊的樹林裏出來了。他一身泥巴,在摘野草莓。亨利問他富家女在哪裏,他說在屋裏。然而當他們三人進屋去時,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富家女,而且門窗都是從裏麵鎖住的。亨利找來找去,隻是在走廊上撿到一塊防水布。三人失望地將別墅收拾整齊,把大籃子放回車上,離開了。

後來警察又進行了仔細的檢查,隻在浴室裏看到了一點血跡。

富家女到哪裏去了呢?她被謀殺了嗎?屍體呢?凶手又是誰呢?

珠寶被竊

某市一個大型珠寶展覽會上,人山人海。

突然,一個男子迅速走到裝有一粒價值連城的鑽石的玻璃櫃前,掄起錘子一敲,玻璃“嘩啦”一聲破裂開來,男子搶出鑽石,乘亂逃走。

警方趕到現場,珠寶商哭訴道:“櫃子是用防盜公司製造的特別防盜玻璃做的,別說錘子,就是子彈打上去也不會破裂呀!”

經過調查,認定那些碎玻璃的確是防盜玻璃。警方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向名探哈萊金請教。哈萊金略一思索,便根據防盜玻璃的特性,指出了誰是罪犯。

你知道罪犯是誰嗎?為什麼?

失蹤的自行車

某人騎著一輛自行車路過一個公共廁所,他停下來,用環形鎖鎖好自行車的前輪便進了廁所。

周圍隻有幾個男孩在玩。幾分鍾後,此人從廁所出來,發現自行車不見了。

他肯定是那幾個男孩中的某一個偷走了自行車。於是他四處尋找,最後在幾裏路外的地方終於找到了,可是令人奇怪的是,自行車前輪上的環形鎖依然鎖著。

那男孩顯然不可能把自行車扛到那麼遠的地方。那麼,他究竟用什麼辦法擅自借用他人的自行車兜了一大圈呢?

聰明的法官

有個法院開庭審理一起盜竊案件,某地的a、b、c三人被押上法庭。

負責審理這個案件的法官是這樣想的:肯提供真實情況的不可能是盜竊犯;與此相反,真正的盜竊犯為了掩蓋罪行,是一定會編造口供的。因此,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說真話的肯定不是盜竊犯,說假話的肯定就是盜竊犯。審判的結果也證明了法官的這個想法是正確的。

審問開始了。

法官先問a:“你是怎樣進行盜竊的?從實招來!”

a回答了法官的問題:“嘰哩咕嚕,嘰哩咕嚕……”a講的是某地的方言,法官根本聽不懂他講的是什麼意思。

法官又問b和c:“剛才a是怎樣回答我的提問的?嘰哩咕嚕,嘰哩咕嚕,是什麼意思?”

b說:“稟告法官老爺,a的意思是說,他不是盜竊犯。”

c說:“稟告法官老爺,a剛才己經招供了,他承認自己就是盜竊犯。”

b和c說的話法官是能聽懂的。聽了b和c的話之後,這位法官馬上斷定:b無罪,c是盜竊犯。

請問:這位聰明的法官為什麼能根據b和c的回答,作出這樣的判斷?a是不是盜竊犯?

中箭之謎

段五郎剛回到家裏,就接到一個報警電話,說晚上十點有個叫小西的學生死在宿舍樓門前。

段五郎趕到現場,隻見死者倒在學生宿舍樓正門外,頭朝門,腳朝大道,匍匐在地上,背部垂直射進一支羽箭。顯然,死者是外出歸來正要開門的時候,背後中箭倒下死去的。

段五郎輕輕地翻動了一下屍體,發現屍體下麵有三枚一百元的硬幣,在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段五郎隨即檢查了死者的衣兜,發現死者的錢夾裏整整齊齊地放有十元和一百元的硬幣。

段五郎站起身,問站在一旁的大樓管理員:“這棟樓有多少學生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