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包公斷雞蛋 (1)(1 / 2)

傳說包拯三十歲當了開封府尹。那時,他已經是個有智有謀的清官。推薦他來京主事的,是當朝太師王延齡。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齊腰深,還日夜掛念著國事。包拯雖是他推薦的,但是他對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樣,還了解得不那麼清楚,總想找個機會試試包拯的才能。

這天一早,老太師剛剛起身,漱洗完畢,要仆人端上早點,三個五香蛋。他一個雞蛋剛吃完,忽聽家人稟報:“新府尹包拯來拜。”

王延齡一聽,驚喜異常,一麵吩咐:“快請。”一麵腦子轉開了,“我何不借此機會當麵試試他呢?”

怎樣試呢?王延齡拿著筷子,正要夾第二隻蛋時,主意來了。他趕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對丫鬟說:“秋菊,你替我辦件事好嗎?”

秋菊說:“老太師盡管吩咐。”

王延齡指著桌上的五香蛋說:“秋菊,你把這兩隻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問,不管怎樣哄騙、威脅、拷打,你都不要說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後再賞你。”

秋菊聽了一愣,可是老太師的吩咐又不敢拒絕,隻得照辦。

王延齡看她吃了,就走出內室,到了中堂,見到包拯後寒暄了幾句,便說:“舍下剛發生一樁不體麵的事,想請包大人協助辦理一下。”

包拯說:“太師不必客氣,有事隻管吩咐,下官一定照辦。”

“那好。”

王延齡說罷,便起身領著包拯走到內室指著空碗說:“每天早上,我用三隻五香蛋當早點。今日,剛吃了一隻,因鬧肚子,上廁所一趟,回來時那剩下的兩隻蛋竟不見了。此事雖小,不過太師府裏怎能容有這樣手腳不幹淨的人!”

包拯點點頭,問道:“時間多長?”

“不長。頭尾半頓飯的時間。”

“這段時間內,家裏有沒有外人來了又走的?”

“沒有。”

“老太師問了家裏眾人嗎?”

“問了,他們都說未見。你說怪不?”

包拯思索片刻說:“太師,隻要信得過,我立即判明此案。”

王延齡雙手一拱,說:“那就仰仗包大人了。”

“太師,恕我放肆啦!”

“不必客氣。”

包拯走出內室,來到中堂,吩咐說:“現在太師府裏大小眾人,全部集中,一廂站立。”

常言說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這些家人雖然站立一旁,但卻並不把新府尹放在眼裏。

包拯一見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今日,我來辦案,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誰偷吃了太師的五香蛋,快說。”

眾人一驚,頓時老實了。可是包拯連問三次,這些家人竟像木頭樁子一樣,悶聲不響。秋菊站在那裏,也像無事人一樣。王延齡在一旁睜大眼睛,裝著急於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樣子,眼看眾人一言不發,他想:“包拯啊包拯,這事夠你喝一壺了,下一步你難道和一般官員一樣動刑嗎?即使棍棒下麵找出犯人來,也不算高明。”想到這,他故意說:“包大人,常言說,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們不說,你用刑吧!”

包拯把手一擺說:“不。”轉臉對眾人冷笑兩聲,說,“偷蛋的,你不招認,我自有辦法。來人啊,給我端碗清水和一隻空盤子來。”

“是。”隨從答應著去辦了。

王延齡看到這裏,心裏樂了,包拯果然名不虛傳。審理案子能夠動腦子,不屈打成招。

王太師正在想時,隨從把一碗水和一隻盤子拿來了。包拯讓隨從把盤子放在屋中間。然後說:“每人喝口水,在嘴裏漱漱吐到盤子裏,不準把水咽下肚。”

頭一個人喝口水,漱漱吐到盤子裏。包拯瞅瞅盤子裏的水,未吱聲,又讓第二個人把水吐到盤子裏。包拯又瞧瞧,又未吱聲。輪到第三人,正是秋菊,她拒絕喝水漱嘴,包拯離了坐位,指著她說:“雞蛋是你偷吃的。”

秋菊頓時臉紅到脖子根,低頭搓弄著衣角。王延齡忙說:“包大人,你斷定是她偷吃的,道理何在呢?”

包拯說:“……”

一席話說得太師點頭稱是,心想,這包拯還真有招數哩。口裏卻說:“包大人,此事已明,算了吧,讓他們散了吧!”

包拯搖搖頭說:“不行。案子到此,隻明了頭,尾還沒收呢。”

“此話怎講?”

包拯嚴肅地說:“秋菊隻是為人捉弄,主犯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