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方政治製度的變遷
一、噶倫聯合掌政
自1720年秋至1721年(康熙六十至六十一年)春,西藏地方的行政事務臨時由進藏的清軍將領們管理。其間,隨清軍進藏的青海和碩特部重要領袖人物、固始汗之孫羅卜藏丹津,企圖由他恢複和碩特部在西藏的統治。此時清朝已決定加強治理西藏,他的要求遭到清朝的斷然拒絕。
1721年春,清朝決定廢除原來西藏地方政權中總攬大權的第巴一職,設置噶倫數人負責西藏地方的政務。
康濟鼐·索南傑布(?—1727),西藏南木林人,是拉藏汗的女婿,約在1716年初,他被拉藏汗任命為阿裏地區總管,在準噶爾軍侵藏期間,他發動起義,配合清軍進藏有功,清朝封他為貝子,被任命為西藏地方政府噶倫(1725年任首席噶倫),兼管後藏和阿裏地區的事務。其餘的噶倫,一個是曾到青海迎接清軍的工布江達的貴族阿爾布巴·多吉傑布(?—1728),清軍進藏,他任向導,也被封為貝子,任命為噶倫,還負責管理工布以東的地方事務;另一個是拉薩地區的貴族隆布鼐·紮西傑布(?—1728),清軍入藏後,因向導有功,被封為輔國公,任命為噶倫,同時管理拉薩東北一帶的地方事務。
1721年時,噶倫僅由上述3人組成。此外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頗羅鼐·索南道結(1689—1747),西藏江孜人,原為拉藏汗下級軍官,1717年準噶爾軍入侵西藏時,他率軍在達木與準軍奮力作戰,很得拉藏汗倚重。其後,又聯合康濟鼐發動起義,配合情軍進藏。
1721年,清朝封之為一等台吉,被任命為仔本,即管理財政事務的官員。至1723年(雍正元年),頗羅鼐升任噶倫。與頗羅鼐同時升任噶倫的還有紮爾鼐·羅迫傑布(?—1728),他任達賴七世的強佐(一作商卓特巴,藏語意為財務總管),是黃教寺院勢力的實權人物。此人亦因向導清軍入藏有功,1721年時,被封為一等台吉。頗羅鼐和紮爾鼐升任噶倫後,噶倫人數由3人增至5人。
但是,在5名噶倫中,康濟鼐和頗羅鼐的貴族地位不及阿爾布巴和隆布鼐高,隆布鼐又與達賴七世之父索南達結有姻戚關係;紮爾鼐雖是一名俗官,但為達賴喇嘛係統的屬員,其思想和行為必然要受索甫達結的支配。於是,阿爾布巴、隆布鼐、紮爾鼐結為一黨,與後藏地區的康濟鼐、頗羅鼐展開了一場爭奪權勢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達賴七世之父索南達結明顯地支持阿爾布巴一黨。西藏地方的局勢又由暫時的穩定走向貴族內訌引起的紛爭和戰亂。
二、阿爾布巴事件的平定
1722年冬十一月,世宗胤禛即位。此時,由於青藏地區局勢穩定,清朝先後撤走駐軍。1723年(雍正元年)秋,青海和碩特部羅卜藏丹津發動叛亂(見本章),翌年亂平,清朝設西寧辦事大臣,加強了對青海地區的統治。1726年(雍正四年),清朝又將巴塘劃歸四川,中甸、維西、阿墩子(今德欽縣)等地劃歸雲南,削弱了西藏地方當局對這些地區的控製。而此時西藏噶倫內部的矛盾日益明顯,清朝派往西藏的副都統鄂齊,於1726年向世宗奏稱:“臣至西藏,審視情形。首領辦事之人互相不睦,每每見於辭色。達賴喇嘛雖甚聰敏,但年紀尚幼,未免有偏向伊父索偌木達爾紮(索甫達結)之處。康濟鼐為人甚好,但恃伊勳績,輕視眾噶隆(倫),為眾所恨。阿爾布巴賦性陰險,行事異於康濟鼐,而索諾木達爾紮因娶隆布奈(鼐)二女,三人合為一黨……隆布奈行止妄亂,劄(紮)爾鼐庸懦無能,應將此二人以噶隆原銜解任,則阿爾布巴無人協助,自然勢孤,無作亂之人矣”。
世宗采納了鄂齊的建議,於1727年(雍正五年)正月派僧格、馬喇(或作瑪拉、馬臘)入藏,宣布敕諭。阿爾布巴一黨獲悉清朝派欽差前來,預料到不利的前景,於六月十八日,先發製人,將康濟鼐殺害,頗羅鼐因妻病返回後藏江孜,幸免於難。事變後,阿爾布巴等人又派兵攻打江孜,被頗羅鼐挫敗。與此同時,頗羅鼐奏報清朝,請求派兵進藏平亂。
這場“衛藏戰爭”進行了將近一年之久。頗羅鼐曾一度處於不利的地位,但是最後頗羅鼐爭取到阿裏和藏北達木八旗和碩特部蒙古族的支援,於1728年(雍正六年)五月,統率9000大軍,自羊八井由北路攻入拉薩,一舉擒獲阿爾布巴、隆布鼐、紮爾鼐及其家屬。頗羅鼐將一幹人等軟禁,待清軍到達後發落。
先是1727年(雍正五年)八月,僧格、馬喇一行抵達拉薩,受到阿爾布巴和達賴七世之父索南達結的歡迎和接待。阿爾布巴極力誣陷康濟鼐與羅卜藏丹津、策妄阿喇布坦有牽連;詆毀頗羅鼐反對達賴喇嘛,攻擊黃教。當時“衛藏戰爭”正處於僵持局麵。僧格、馬喇將一應情況奏報清廷,世宗當即派人去拉薩密告僧格、馬喇,勿為阿爾布巴所惑,從中講和,更不可受其誆誘,致使頗羅鼐受害。可見世宗對此次西藏噶倫內江事件,明顯地偏袒康濟鼐、頗羅鼐一方。
世宗得知阿爾布巴不能戰勝頗羅鼐,頗羅鼐正在集結軍隊反攻之際,決定抽調陝西、四川、雲南各地兵馬15400人,於1728年(雍正六年)五月初,分北、南二路進軍西藏。在清軍尚未抵達西藏時,頗羅鼐已經攻克拉薩,擒獲阿爾布巴及其黨羽。
是年八月初一,清朝北路軍由左都禦使、吏部尚書查郎阿統率,會同由鑾儀衛使周瑛統率的北路軍,同時進入拉薩。九月三十日,在經過審訊對質之後,清朝將阿爾布巴、隆布鼐、紮爾鼐等人處死,其親屬則被發遣內地為奴。一場由西藏噶倫內訌引起的“阿爾布巴事件”,至此以頗羅鼐得到清朝的信任和支持,全殲阿爾布巴一黨而告結束。
三、頗羅鼐掌政時期
1727年(雍正五年)清朝派僧格、馬喇入藏時、並未宣布他們是駐藏大臣。次年阿爾布巴事件平定後,清朝始明確宣布二人為駐藏大臣的身份,是為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之始。同時留川陝兵丁1000名駐藏,改變了以往不在西藏常川駐軍的做法。
阿爾布巴事件平息後,清朝還對西藏政務作出了重要的部署。
1728年(雍正六年)九月,班禪五世自日喀則到達拉薩,清朝派來西藏的大員查郎阿向他宣讀世宗的敕旨,將後藏直到。阿裏地區都賞賜給班禪管轄。班禪一再辭謝,最後勉強接受了拉孜、昂仁、彭錯林(今屬拉孜)三地。這是清朝旨在削弱、分化西藏統治集團勢力的一項政策。自此西藏地方政權分為前藏的西藏地方政府和後藏的班禪政權,但後者的管轄範圍是很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