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莊(2 / 3)

長江三峽---巫峽

所在省市:重慶

景點簡介:在四川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麵的大寧河口,東迄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公裏餘,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穀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連。 清人許汝龍“巫峽”詩中說:“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這裏群峰競秀,氣勢崢嶸,雲霧繚繞,姿態萬千,令人神馳。北岸六峰依次為登龍、聖泉、朝雲、望霞、鬆巒、集仙;南岸也有六峰,但在江中能見到的,依次為飛鳳、翠屏、聚鶴三峰,其餘淨壇、起雲、上升三峰並不臨江。如欲遊覽,須從飛鳳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蘭廠登岸,才可領略三山的雄姿。因此陸遊在“三峽歌”說:“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唐代詩人讚美巫山十二峰的詩句,有“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淩紫煙”。巫峽區內有不少古址,遊人容易見到的,是集仙峰下的孔明碑。此峰形似群仙相聚,上分兩叉,很像剪刀插天,故又名剪刀峰。峰下有一長方形白色岩壁,上刻「重崖疊嶂巫峽」六個大字,相傳為諸葛亮所書。此外還有一些題刻,飽受風雨侵蝕,字跡模糊。

長江三峽---小三峽

所在省市:重慶

景點簡介:在長江三峽的中段巫峽,有一條支流大寧河,大寧河上有一三處相連的狹穀,稱為小三峽。小三峽的特色是秀美、神奇。有人認為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峰奇秀、灘奇險、景奇幽、石奇美,可稱為“天下奇峽”。如今,小三峽已成為國內外遊人向往的旅遊勝地。 小三峽是大寧河流經巫山縣大昌古鎮以後,穿過滴翠峽、巴霧峽、龍門峽三個峽穀的總稱,全長約50公裏。大寧河河道較窄,水比較淺,水流湍急,否則清澈見底。 滴翠峽是小三峽中最長的一段峽穀,峽中既有磅礴的氣勢,又有玲瓏剔透的小景。20公裏長的峽穀顯得幽深、秀麗。峽內群峰競秀,絕壁連綿,無處不點蒼,有水皆飛泉,“滴翠”二字甚為貼切。主要景觀有水簾洞、仙蕉林、摩崖佛像、天泉飛雨、羅家寨、綿羊崖、赤壁摩天、懸棺、雙鷹戲屏、飛雲洞等。小三峽的美景在滴翠峽中體現得最充分。 巴霧峽長約10公裏,峽內山高穀深,山的形狀景色頗像天然雕塑,有的像猴,有的像馬,因此有命名為猴子撈月、馬歸山、龍進虎出、回龍洞、觀音坐蓮台、白蛇出洞等景觀。龍門峽,長隻約3公裏,峽口兩山對峙,峭壁如削,天開一線,狀若一門,形勢甚為險要,因此有人說它“不是夔門,勝似夔門”。遊覽小三峽,一般是從巫山縣城邊的大寧河口上船(可乘容20多人由柴油發動機驅動的遊覽船),逆水而上,進龍門峽,經巴霧峽,至滴翠峽,然後折回。遊人在船上可以欣賞兩岸高聳的峰巒和奇峰怪石,以及到處有流泉飛瀑,不時有猴群出現的青翠欲滴的山坡;船到淺灘,遊人可到灘下活動活動,揀幾粒三峽石;在一些山崖的高處,遊人可以看到在峭壁的岩洞裏,有古代神奇的懸棺;在岸邊的岩壁上,人們還可以看到古代棧道的遺跡。 對遊人來說,懸棺和棧道是帶有神奇色彩,引人遐思的景物。小三峽專門修了懸棺望台,遊人可在這裏用望遠鏡觀看放的距河麵高達300多米的棺,導遊會向你解釋古人是怎樣將這些棺木放置在如此高的地方的。古人為什麼在如此險要的地方,用這麼大人力物力來開辟這條棧道呢!學者們對此作出好幾種解釋。現在,有一小段棧道已經建起來。在這段棧道麵前,遊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對“棧道之迷”作出解釋。

巢湖

所在省市:安徽

景點簡介:巢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方圓800裏,是皖中旅遊勝地.巢湖煙波浩渺,白帆點點,美不勝收,宛如一麵寶境鑲嵌在江淮大地。湖中央有姑山,姥山兩個島嶼,被譽為"兩顆寶石"。矗立於湖心的姥山島,麵積0.86平方公裏,古有望兒塔、聖妃廟,今建娛樂城、度假村,來此遊覽猶如進入“虛幻夢境”、“世外桃源”。中廟(漢),傍湖淩空而建,與姥山島隔水相望,稱“湖天第一勝景”。湖四周有半湯、香泉、湯池三大溫泉,有太湖山,雞籠山,冶父山,天井山四個國家森林公園,稱"四塊翡翠",還有仙人,紫薇,王喬,華陽,伯山五大溶洞。這天然組合的奇觀,點綴湖巢湖沿岸,猶如"眾星捧月",組成了一幅絕妙的立體山水畫!巢湖地區曆史悠久,文化薈萃.這裏是長江流域人類祖先"銀山猿人"繁衍生息的地方,是"商湯放桀於巢湖","伍子胥過韶關","楚霸王烏江自刎"的紀念地,是名人丁汝昌、馮玉祥、張治中、李克農、戴安瀾的故裏。曆史上許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人墨客給這裏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和燦爛的詩文,與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溶彙成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巢湖地區環湖襟江,經過幾年來的著力開發,目前全區已建成並開放10餘處旅遊景區、景點,擁有30多家旅遊賓館、星級飯店和多家旅行社,隆重推出"炒湖水上浪漫遊"、"糊島娛樂休閑遊"、"溫泉保健度假遊"、"牡丹花觀賞節"等特色旅遊項目。現已開通了上海、南京、合肥至巢湖的旅遊線,融入華東和國際旅遊網。巢城---姥山島,合肥---中廟水上旅遊線,乘高速遊輪,隻需45分鍾。

承德外八廟

所在省市:河北

景點簡介:承德的“外八廟”,是清代修建的一個規模龐大的寺廟群,凝聚了漢、蒙、藏等多民族建築風格和藝術的古建築寶庫。它們分布在承德避暑山莊外東麵和北麵,像眾星拱月般圍繞著避暑山莊。“外八廟”實際上並不隻8座廟,原有寺廟12座,因為分為八處管理,且地處塞外,因此叫外八廟。修建這些廟前後曆時67年,可以說是“康乾盛世”的產物。現在尚存7座。 普寧寺建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寺的布局采用了漢藏兩式。前半部是佛寺的規製,有山門碑亭、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後半部則是喇嘛教曼陀羅-壇城法式。寺的主體建築是大乘閣,其中供一尊高大的千手千眼觀音雕像,故又稱大佛寺。這尊巨大的木雕佛像,高22.28米,腰圍15米,造型優美,比例勻稱,極富神韻,係用鬆、柏、榆、杉、椴五種木材雕成,重約110噸,大佛內部為木架結構,共分四層,中間一根直徑65厘米,高25米的柏木通柱作骨幹,直達頭頂。佛頂上立有無量壽佛,高1.4米。大佛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據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大乘之閣的屋頂,建築特殊,最高的一層屋頂,是由四個小屋頂擁簇著一個大屋頂,風格奇特。乾隆修這座廟,表明清王朝對少數民族的尊重。須彌福壽之廟是乾隆皇帝特意為六世班禪修建的。1780年8月13日是乾隆皇帝的70歲生日,後藏政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六世,長途跋涉到承德賀壽,乾隆命人仿班禪駐地日喀則的紮什倫布寺,為班禪建一行宮。這座廟自山腳順山勢向上延伸,氣勢雄偉。主體為3層高的大紅台,中央是一座重簷大殿,名妙高莊嚴殿,俗稱金瓦殿,是廟中最大的殿,殿頂用鎏金銅瓦鋪蓋,四脊上有8條金龍。這座廟是以極快的速度建成的。1779年6月,班禪從後藏紮什倫布寺出發時,開始動工,當第二年7月他到達承德時,就大功告成。一年時間完成這麼大的一項工程,在當時的物質條件下,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班禪在這裏住了一個多月。這座廟可算是藏漢建築藝術結合的一個典範。普陀宗乘之廟建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為了慶祝他本人60壽辰和他母親皇太後80壽辰而建的。這是外八廟中最輝煌、規模最大的一個廟。這座廟是仿照拉薩的布達拉宮而建,因而又稱為小布達拉宮。占地達22萬平方米。山門內有石獅子,石象,琉璃瓦牌樓,許多白色粉牆的藏的藏式角屋。後部正麵的山崗上矗起一座大紅台,台上有3座大殿,殿頂建有六解亭和八解亭,殿頂和亭頂為鍍金銅瓦。整座廟坐落在山坡上,遠遠望去,宏偉壯觀。廟門內有一碑亭,三座巨碑,四麵分別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鐫刻,中間的主碑,記敘了修建普陀乘之廟的原委。普陀宗乘之廟和須彌福壽之廟的大殿,都是重簷攢尖頂,覆蓋著金光閃閃的瓦片,這些都是鎏金銅瓦。兩座廟鎏金瓦和其它鎏金飾件,共用去黃金近3萬兩。在承德,可安排一日遊、二日遊和三日遊。一日遊比較緊張,可安排上午遊避暑山莊,下午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須彌福壽之廟和普陀宗乘之廟。二日遊,則用一日遊避暑山莊,一日遊外八廟,可以看得細一些,去的地方多一些。三日遊則可以到山莊外北麵聳立在山巔之上的著名的磬錘峰看看。遊覽外八廟,如是單獨前往,又沒有汽車相送,最好是租一輛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這樣,半天時間可看四五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