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峽
所在省市:重慶
景點簡介:在湖北姊歸、宜昌兩縣境內,東起香溪口,西至南津關,約長七十公裏,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個,以灘多水急聞名。整個峽區由高山峽穀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而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肝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兵書寶劍峽在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崆嶺峽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布,枯水時露出江麵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隻稍一不慎即會觸礁沉沒,因而有民謠說,“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 燈影峽又名明月峽,河穀狹窄,岸壁陡峭,峰頂奇石騰空,岩間瀑布飛泉。南岸馬牙山上,有四塊岩石屹立,形似“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
常州天寧寺
所在省市:江蘇
景點簡介:位於常州市內,是常州的主要旅遊景點,始建於唐永徽年間,初名光福寺,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改為今名。198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之一。天寧寺基廣百畝,巍峨宏峻,被譽為“一郡梵刹之冠”。該寺主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羅漢堂、學戒堂(佛學院)、功德堂、藏經樓、達摩閣、放生池等。大雄寶殿前大院東西廂是羅漢堂,供奉500尊羅漢。天寧寺尤以傳戒大法會稱著,為海內外佛門弟子所稱道,素有“法會之盛,聞於遐邇;莊嚴妙勝,甲於東南”之美譽。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三次到天寧寺拈香頂禮,並親筆題寫了“龍城象教”匾額和“合相正三摩,光融西竺;眾音超萬有,界現南蘭”的楹聯。
成吉思汗陵
所在省市:內蒙
景點簡介:坐落於黃河前套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距包頭不遠,是蒙古族人每年公祭的地方。成吉思汗是位傳奇性的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寢對旅遊者也有很強的吸引力。成吉思汗陵規模不算大,占地約5.5公頃,但頗有特色,是內蒙古的一處主要旅遊景點。成吉思汗陵的主體是由三個蒙古包式的宮殿一字排開構成。三個殿之間有走廊連接,在三個蒙古包式宮殿的圓頂上。金黃色的琉璃瓦在燦爛的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圓頂上部有用藍色琉璃瓦砌成的雲頭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顏色和圖案。正殿高26米,雙層屋簷;東西殿高23米,單層屋簷;後殿和走廊高20米;從高處下望,整個大殿像一隻雄鷹,正殿像鷹的頭和身子,兩個側殿則似在雄鷹展開的雙翼。正殿正中擺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著盔甲戰袍,腰佩寶劍,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後殿為寢宮,安放四個黃緞罩著的靈包,包內分別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靈樞,靈包的前麵擺著一個大供台,台上放置著香爐和酥油燈,還擺放成吉思汗生前用過的馬鞍等珍貴文物。在通連東西兩個側殿的走廊裏,繪有壁畫。西走廊繪成吉思汗一生重大事件,東走廊繪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的事跡。在成吉思汗陵東南角,有金頂大帳、側殿、選汗高台、草原市場、文物陳列館、射擊場、賽馬場、摔跤場等設施。金頂大帳高13米,直徑18米,是一座蒙古包式的行宮,再現了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登基時的情景。殿內有成吉思汗寶座和畫像,殿外有8輛戰車,車輪高2米,可供遊人瞻仰觀賞。選汗高台高8米,是曆史上牧民推選可汗時的仿古建築。
大悲院
所在省市:天津
景點簡介:大悲院位於天津市河北區天緯路,是天津市保存完好,規模最大的一座八方佛寺院。由西院和東院兩部分組成,西院又叫舊廟,始建於清順治年間,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擴建,由文物殿和方丈院等組成,東院又叫新廟,建於1940年,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地藏殿、配殿、耳房和回廊組成,是寺院的主體。殿內藏有銅製釋迦牟尼佛像,還塑有大悲菩薩、倒坐觀音、彌勒佛、天王像、羅漢像等。位於院中央的大雄寶殿內曾珍藏著魏晉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銅、木、石刻造像數百尊,工藝和藝術水平很高。殿內還曾供奉過唐僧玄奘法師的靈骨,1956年轉贈印度那蘭陀寺。院內朱門綠瓦,佛壇高築,鬆柏參天,莊嚴靜穆,是全國重點佛教寺廟之一。大悲院是因為供奉大悲觀音(又叫千手觀音)而得名,廟內原有柏木雕千手觀音像,毀於"十年動亂"之中。現在大悲院後殿裏一尊高3.6米,寬4米的千手觀音金身像,神態莊嚴、姿容動人,是天津美術學院王家斌和其助手用了兩年的時間,於1984年精心設計、雕塑而成的。新的塑像融傳統佛教藝術與現代造型藝術於一體。在設計和雕塑過程中,吸取了河北省正定縣興隆寺、山西平遙縣雙林寺觀音像的特點,表現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的形象,注重了麵部表情的慈樣、親切、莊嚴、溫柔、美而不媚等特點。在手的塑造上,改變了清代塑像從背後展出手臂的做法,采取了從肩和腋下伸展手臂的方法,而使其符合現代美學的透視法,從身體上塑出那麼多的手,每隻手都有不同的姿勢,拿著各種不同的法器,既要有組織,又不能呆板;既要美觀,又不能雜亂無章。佛像左右兩邊手臂排成扇狀,每組成一雙手,其動態都有變化,都有聯係,仿佛是一個慢鏡頭,有動態美,又富有音樂。
大觀園
所在省市:上海
景點簡介:在曹雪芹的巨著《紅樓夢》問世百多年後,在上海青浦的澱山湖畔,一座“天上神仙府,地下帝王家”的大觀園,又如詩如畫般的出現在人們的麵前。她把北方園林的粗獷氣派和南方園林的精細纖巧融合在一起,工、巧、奇、趣,變化無窮。又將園林藝術與文學藝術結為一體,以整個園林建築布排敷演博大精深的紅樓故事,大觀樓的宏偉,體仁沐德的莊重;怡紅院的華麗,稻香村的純樸;瀟湘館的清雅,蘅蕪院的富貴;無一不傳神般的再現了原作的神韻。在大觀園的周圍,還分布著“梅塢春濃”、“柳堤春曉”、“群芳爭豔”、“金雪飄香”和上海民族文化村等景點,構成了一個多功能的旅遊區。大觀園位於青浦澱山湖畔,分東西兩個部分。東半部以自然風光和植物造景為主。“梅塢春濃”景點栽種梅花4000餘株,分紅、綠、白三種。春寒料峭之時,梅花吐豔,暗香浮動,為上海賞梅勝地。“金雪飄香”桂花園,植桂樹3000餘棵,分金、銀、丹、四季桂四個品種,是上海植桂最多的園林。金秋時節,桂花盛開,香溢數裏。“柳堤春曉”是一條長達380多米的人工堤,堤上柳綠花紅,橋堤相間,堤外碧波萬頃,水天一色,澱山湖全景盡收眼底。“群芳爭豔”百花園,一年四季花卉不絕,一塊約3萬平方米的天鵝絨草坪,猶如絲絨地毯一般。整個遊覽區種植各種花木達34萬餘株,成為上海大都市邊緣的一片綠洲。遊覽區西半部為大觀園,這是一座以古典名著《紅樓夢》為藍本,占地約9公頃的仿古園林。建有大觀樓、怡紅院、瀟湘館、蘅蕪院等二十多個景點,建築精致,風格典雅,展現了明末清初的古典園林風貌。大觀園不同於一般園林,它的特色是以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為題材建造的。《紅樓夢》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賈寶玉、金陵十二金釵,丫頭襲人、晴雯、鴛鴦、紫鵑等,以及賈府的統治者賈母、賈政、王夫人等,展示了一幅浩繁紛紜的封建社會生活畫麵。《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是賈府為迎接元妃省親時建造的。大觀園遊覽區前麵是一條“石城古風”的仿古街道。內有一座高達47米的7層仿古寶塔青雲塔。此塔既是寶塔,亦是水塔,第六層是儲水箱,塔景秀麗壯觀。登塔眺望,大觀園全景盡在眼前。
大連聖亞海洋世界
所在省市:遼寧
景點簡介:大連聖亞海洋世界是中國第一座海底通道水族館,放養海洋動物200餘種、10000餘隻,它擁有長達118米的海底通道,10000平方米的珊瑚魚展廳,並設有艦船展廳、兒童活動(塗鴉)室,鐳射放映廳、西式快餐廳、海洋禮品商店等功能區。現代水族館普遍都采用了觀賞視角極佳的通道展示方式,大連聖亞海洋世界,擁有至今仍是亞洲最長的海底通道。拱形的透明通道由一種叫做丙稀酸材料製成,它有六公分厚,具有高承壓、高強度、能彎曲變形的特點。它的製作和彎曲剪切分別是在德國和新西蘭完成的,成形的板材運到聖亞的施工現場進行安裝,其每延長米的綜合造價達2萬美金。通道式的水族館在水下開辟了一塊屬於人類的空間,使水下漫步成為可能。聖亞海洋世界以提供海洋生物和水下海景觀賞為主,為世人開辟了一條通向海底之路,以豐富的展示手段和生動的水生環境造景,再現了海底的美麗與神氣,使人們在輕鬆愉悅的心情中,真正貼近海洋,了解關心海洋。在展示水族生物的同時,在海洋生態與人類發展的關係上為人們留下了思考和聯想的空間。 旅遊指南:大連星海三站(或星海公園)車站下車:公共汽車22路、23路、28路、406路、711路、811路有軌電車202路、小公共汽車501路、523路
大昭寺
所在省市:西藏
景點簡介: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思是佛殿),位於拉薩市中心。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大昭”的“昭”即藏語中的“佛”之意。大昭寺建成後,曆朝屢加擴建,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大昭寺殿高4層,上覆金頂。整個建築金頂鬥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梁則是西藏樣式,主殿二、三層簷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麵獅身,又呈現尼泊爾和印度的風格特點。正殿有20根大木柱,柱上鬥拱架梁,有天鵝、象等精美浮雕,寺內有長近千米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還有兩幅明代刺繡的護法神唐卡:一幅為勝樂金剛。另一幅為大威德金剛。這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兩尊,兩幅刺繡至今色澤鮮豔,畫麵完整,為難得的藝術珍品。大昭寺前有唐長慶三年(823年)立的唐蕃甥舅會盟碑。碑身為柱形高4.76米,刻有藏漢兩種文字,詳細記載了唐穆宗和吐蕃讚普(王)結盟和好的經過及意義,至今大多數碑文清晰可辨。|大昭寺建成時隻用來藏經、供佛。到了後來,經曆代擴建,四周增設回廊、院落,建築麵積達25100餘平方米,開始有少數僧侶看管寺廟,並不從屬於哪個教派。黃教興起後,每年在這裏舉行傳召法會。曆代的達賴或班禪的受戒儀式就在這裏舉行。在拉薩,藏族人也喜歡將以大昭寺為主的八角街一帶稱為“拉薩”(藏文意思是佛地),由此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