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
所在省市:遼寧
景點簡介:位於鳳城東南3公裏處。主峰攢雲峰海拔840米,現已列為國家級風景區,素以險中含奇、秀裏藏幽著稱,與千山、醫巫閭山、藥山合稱為遼寧“四大名山”。山勢突兀崢嶸,如鳳凰展翅,故以“鳳凰”命名。全山分西山、東山、廟溝、古城四大景區。其中,西山景區景點最集中,也最奇險。由紫陽觀出發遊西山景區,眼前展現3條登山路,即中路、東路和西路。路經鬥母宮、碧霞宮、觀音洞、鳳凰洞、蠶娘柞、鳳淚、靈仙洞、臘柞連理等主要景點至羅漢峰。由羅漢峰西行,即可去箭眼。東路經朝真橋、三教、一品洞天、誦經台、觀音閣、聚仙台、雙龍背、仙人座等主要景點至烽火台。由烽火台西行,即可去箭眼。西路經鬥母宮、忽必烈塔、裂石鬆、點將台、甬洞、鳳舞鬆等主要景點至將軍峰。由將軍峰西行,即可去箭眼。一般說,以取中路為最佳、東路次之,西路又次之。由羅漢峰西去箭眼,沿途的主要景點有:仙人過、鳳舞鬆、將軍峰、兔耳峰、參娘望夫、參娘洞、疊翠峰、姐妹鬆、老牛背、百步緊、三雲台、天下絕。這與由烽火台西去箭眼,其主要景點完全相同。而與由將軍峰西去箭眼比,所經行的主要景點還多一個“仙人過”。至箭眼,西山景區的主要景點基本遊畢,穿過箭眼,即可循路下山了。當然,如時間和體力允許的話,還可繼續攀登,經怪石淩空、棋盤頂、神聖靈龜、通天橋、彙峰口等主要景點,至進雲峰,再折回原路,於彙峰口循路下山。鳳凰山高度雖遠遜於華山,但奇險相似。如老牛背上的嶺脊,盡管光滑難行,卻不鑿-個台級,全靠手拉鐵欄杆攀登。倘逢冬日結冰積雪,它便成了絕路。其奇險之情景,絕不亞於華山的蒼龍嶺。而天下絕的棧道,開鑿在上凸下凹的懸崖腰上,且向下傾斜,倘無鐵欄杆保護,即使不結冰積雪,也成了絕路。其奇險之情景,也絕不亞於華山的長空棧道。鳳凰山的山路,常似斷實續、這種“絕處逢生”之妙、卻是華山所無。如遇此情景,一戒焦灼不安,二須仔細找尋。當發現石隙內有鐵環或石把手時,即使僅可容身,也要攀援而進,待到盡頭,便可充分品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有時,由此石躍上彼石,竟會突然發現腳下有路,這同樣能品味到“絕處逢生”的意境。鳳凰山箭眼大若城門洞,相傳是唐初大將薛仁貴征東時一箭射成的。這雖類似神話,但足以說明它的雄奇,遠遠望去,它仿佛天上懸掛的一輪明月,神秘誘人,不亞於陽朔的月亮山。鳳凰山不僅山勢雄偉險峻,而且泉洞清幽。如鳳凰洞、三教堂、一品洞天等古洞,曲折幽深;鳳淚等主泉,清澄甘洌,都是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遊人至此,皆依戀不已。鳳凰山的古建築,多建於明清,且寺觀並重,反映了佛道合一的趨勢。三官廟、紫陽觀、觀音閣等著名寺觀,黃頂紅牆,飛簷翹角,點綴在山腰間,格外醒目。自清初起,即將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定為鳳凰山藥王廟會。後來,此廟會又改為山會。每逢鳳凰山山會,遊者如潮,比肩接踵,笑語連天,真是熱鬧非凡。鳳城附近的東湯、五龍背溫湯在當地頗有名氣,可作為遊鳳凰山的餘興節目。
古格王朝遺址
所在省市:西藏
景點簡介:位於劄達縣城以西18公裏的劄布讓村後山。在相對高度300餘米的山上,從下而上依山而建的房子有300餘間,洞穴300餘孔,碉堡佛塔林立,工事地道遍布,山腰寺廟完好,山頂白宮嵯峨。在10世紀到17世紀,這裏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曆史。公元1635年,拉達克人進犯劄達,古格國土淪陷,留下一個類似圓明園的故事。
海寶塔
所在省市:寧夏
景點簡介:在寧夏銀川市北郊海寶塔寺內,俗稱北塔,又名赫寶塔、黑寶塔。始建年代不詳,相傳為公元五世紀初十六國之一的夏國國王赫連勃勃重建,明代“朔方新誌”記載:“黑寶塔,赫連勃勃重修。”乾隆、康熙年間曾因地震破壞修繕。高高的塔身座落寬敞的方形基上,入口處有湧透玲瓏的小抱屠和寬大的縱跑台階,為磚砌樓閣式建築,連同塔座和九層之上未開券門的一層共十一層。海寶塔與市內承天寺塔遙相呼應,是寧夏八景之一,有“古塔淩霄”之譽。
寒山
所在省市:江蘇
景點簡介: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裏外的楓橋鎮,始建於梁,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內住持,故名寒山寺。1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蘇州寒山寺,是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唐朝詩人張繼寫過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很多到蘇州遊覽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親自體驗一下詩中的意境。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楓橋夜泊》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寒山寺最著名的是那口鍾,據說原來那口鍾已流落到日本,但不知下落,現在的鍾是1906年日本人士募鑄的。很多日本人士對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誦《楓橋夜泊》詩。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萬的日本旅遊者。其中許多日本遊客專門到寒山寺去度過除夕之夜,聆聽寒山寺的鍾聲,他們認為,在辭舊迎新之際,聽到寒山寺的鍾聲,能消災禍。聽完鍾聲,再吃碗麵條,新的一年就萬事如意了當然,他們更希望能到鍾樓上親自撞一下鍾,因為這樣就更能夠得到上蒼的保佑。旅遊指南:蘇州的交通十分方便,京滬鐵路穿城而過,東距上海僅86公裏。每天在蘇州站停靠的快車和客車在40列以上。公路有長途汽車通上海、無錫、南京、南通等地。水路可坐船順大運河去杭州。從蘇州沿運河坐遊船去無錫,是很受外國旅遊者歡迎"古運河旅遊"項目。如在蘇州有兩三天時間,還可以遊覽郊區的天平山、靈岩山、鄧尉山等。蘇州遠郊太湖上的洞庭東山、洞庭西山,距蘇州30餘公裏,亦有不少名勝可供遊覽。如從上海前往可作一日遊,市內去各遊覽點,都有公共汽車可乘。蘇州賓館有蘇州飯店,南林飯店,姑蘇飯店,樂鄉飯店,竹輝飯店,蘇苑飯店,南園賓館。中低檔旅店很多,旅遊較方便。工藝美術有蘇繡,絲綢錦鍛,蘇扇,玉雕,紅木雕刻,民族樂器等。蘇州糖果、糕點,中外聞名。蘇州的菜肴有原汁原味,濃而不膩,清香而略帶甜味的特點。傳統名菜有鬆鼠桂魚、蘇州醬鴨、蘇州櫻桃肉等。餐館有鬆鶴樓,新聚豐,蘇州菜館,義昌福菜館,綠楊餛飩店。
虎丘
所在省市:江蘇
景點簡介: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裏。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此山高僅36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遊覽勝地,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遊虎丘者,乃憾事也。"虎丘古跡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虎丘的著名景觀有:斷梁殿、試劍石、枕頭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天下第三泉、孫武亭、望蘇台等。入虎丘後,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這些名勝古跡都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曆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雲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虎丘塔是建於宋代(961年)的平麵八角磚塔,共7層,高47.5米。由於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3米(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其塔頂偏離4.4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罕見的藝術珍品。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鐫刻著四個大字:"虎丘劍池"。據說這四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另有傳說,現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顏氏原書,而是後人補書刻上去的,所以在當地有"真劍池、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在這裏,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誌》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