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2 / 3)

所在省市:山東

景點簡介:大明湖公園位於濟南市區的偏北方向。麵積甚大,幾乎占了舊城的四分之一。大明湖公園有悠久的曆史,景色優美秀麗,楊柳蔭濃、荷花滿塘,其間點綴著各色亭、台、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大明湖景色四季不同,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唐詩人杜甫曾兩次來濟南遊曆與書法家李邕宴飲於曆下亭。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詩句。清代書法家鐵保亦留下了“四麵荷花三麵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繪聲繪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絕之處。園內的景點較多,計有:一閣(北極閣)、二園(遐園、秋柳園)、四祠(稼軒祠、鐵公祠、南豐祠、彙泉祠)、十亭(玉涵亭、鴛鴦亭、小滄浪亭、八角亭、九曲亭、望湖亭、浩然亭、湖心亭、曆下亭和月下亭)。北極閣,又稱北極廟,始建於元代、明代重建。是大明湖北岸一組建於高台上的巍峨建築。鐵公祠是紀念明初鐵鉉,鐵鉉反對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永樂皇帝)南下爭奪王位之戰而被朱棣所殺。十亭中數湖中最大的島上的曆下亭為最佳。亭始建於北魏期間,現存的亭子重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1716年),為重簷式八角建築,雕梁畫棟,琉璃覆頂。島上風光綺旎,遊人可在此品茗休憩,欣賞湖光水色。

稻城

所在省市:四川

景點簡介:香格裏拉意為“世外桃園”。稻城亞丁沉睡在歲月的冰河,方圓7323平方公裏的土地存留著大地最古老的記憶和大自然最真最純的心靈。它被時光遺忘,千萬年來,日升日落,默默地守著自己曠世的美景。最早發現稻城亞丁的是美國傳教士瑟夫.洛克,1928年,他從雲南麗江出發,經四川木裏縣到達稻城,並把所拍到的照片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引起了巨大轟動,但他當時並未發現他到的是稻城,而一直認為是雲南中甸。直到1996年,有關專家才確認洛克所到之地“香格裏拉”乃稻城亞丁。它的北部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遺跡(稻城古冰帽)——海子山自然保護區,自然景觀曠遠、原始、混沌。它的中部是開闊的河穀、草原、牧草豐茂,鮮花飄香。它的南部是連綿不斷、千姿百態的山峰,深穀幽堅,湍流飛瀑。尤為著名的是馳名藏區的念青貢嘎日鬆布露峰和它神秘的傳說。 最重要的是這裏擁有最純的生靈,傲視天穹的神鷹,自由生活的各種野生動物,草場林間婉轉歌唱的鳥兒,靜靜地放牧著自己的牧人…… 稻城,有你能夠想到的一切,也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旅遊指南:1.5月——10月為最佳旅遊季節。2.旅遊最佳天數為12天。3.旅遊方式一般為成團旅遊,10人以上成團,也可散客旅遊,但是費用較高。4.交通可乘坐空調旅遊車,路況一般。5.住宿條件不夠好,一些地方無衛生間。注意事項:1.因景區內海拔較高,條件艱苦,患有心髒病、高血壓者不宜前往。2.要尊重當地民風民俗,聽從導遊人員安排。3.因氣候原因,請備毛衣、小手電、太陽鏡、旅遊鞋、雨具、防曬霜、常用藥、膠卷等物品。

東方明珠電視塔

所在省市:上海

景點簡介:與新外灘隔江相望的高聳入雲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位於浦東陸家嘴,與南浦、楊浦兩座大橋構成了“雙龍戲珠”的美景。這座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廣播電視塔(高468米),猶如一串從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上海浦東這塊尚待雕琢的玉盤之上,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耀人的光芒,成為上海新的標誌性建築。乘上電梯,隻需四十秒鍾,便可到達263米高的球上,在這裏,極目遠眺,上海景色盡收眼底,原來的高樓大廈,現在都顯得矮小了許多,蜿蜒的黃浦江上,巨輪如梭,連綿入海。分列兩邊的兩座大橋,如兩條巨龍,騰飛於黃浦江上,與中間的東方明珠一起,巧妙的組合成一幅二龍戲珠的巨幅畫麵。入夜,巨大的球體在五彩燈光的裝飾下,光彩奪目,群星爭輝,更顯得晶瑩剔透。與浦西外灘的燈光建築群交相輝映,展現出現代化大都市的迷人之夜。這座高塔的拔地而起不僅有效地改善了上海地區的收視及收聽質量,也成為上海人在九十年代引以為豪的一大景觀,人們傳神地將她喻為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珠塔!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所在省市:上海

景點簡介:位於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的中部,1993年經國家林業部批準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7年被評為上海十佳旅遊休閑新景點。公園總麵積358公頃,是中國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造森林,也是上海規模最大的森林公園。公園內竹林茂盛,花果飄香,百鳥鳴唱,野趣盎然,充滿了濃鬱的島嶼風光和森林風光。令遊人流連忘返。公園內主要旅遊項目及服務設施有:造型別致的森林會議中心,綠樹環繞的森林酒吧,七萬平方米的森林湖泊交錯縱橫,沙灘浴場、森林狩獵、森林燒烤、垂釣、跑馬、遊覽車觀光等等,眾多的項目呼喚著人們對大自然的向往。?未來的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將集森林觀光、會議旅遊、康複療養、休閑渡假、參與性娛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成為海內外人士回歸大自然的最佳勝地。

獨樂寺

所在省市:天津

景點簡介:獨樂寺坐落於薊縣西關口北麵,始建於唐代,重建於遼代,距今已有1000餘年的曆史。據說安祿山叛唐,就是在此處誓師,他喜獨樂,故以“獨樂”二字名寺。山門的門楣上,懸掛著一塊醒目的的牌匾,上書“獨樂寺”,這三個大字頗有來曆----出自明朝嚴嵩之手。觀音閣高23米,木質,集我國木結構建築之大成,是國內現存最早的木結構樓閣。觀音閣看似隻有兩層,實際是一座3層式古老的木結構建築物----在上下層之間還夾著一個用腰簷和平坐欄杆圍繞著建成的暗層。閣內有一座高達16.27米的觀音菩薩像,是遼代泥塑藝術珍品,又是國內最大的觀音塑像。形體高大的觀音像,矗立在閣內中央的須彌座上,向上穿過二、三層平台,直入頂層覆鬥形的八角藻井之中。觀音像慈目低垂,麵露微笑,親近如在人間。為顯示觀音法力高強,塑造者在觀音頭頂上又塑出10個小觀音,所以又有“十一麵觀音”之稱。獨樂寺自創建以來一直是宗教活動中心。1961年獨樂寺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獨樂寺已和白塔寺、魯班廟、鼓樓一起成為薊縣古城內的著名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