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言種種(1 / 2)

遺言種種

遺言,是最後的心聲,是思想的最後的閃光。人死了,但許多遺言都活著,一直流傳至今……

大羅馬的終身獨裁者、無冕之王愷撒(公元前100-公元前44)大將軍於3月15日踏進元老院議事堂時,遭到陰謀分子策劃已久的謀殺。愷撒孤身奮力反擊,全身中刀21處,倒在那把濺滿鮮血的金椅子上。當他發現在眾多的殺手中還有自己一直視為親信的布魯圖斯時,便停止了一切反抗,用衣襟蒙著臉,甘願受刺,隻說了最後的一句:“還有你,我的孩子”。在這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最要說的不是江山社稷,也不是對陰謀分子的怒斥,而是一句普通的家常話。其實,正是這一句,才是積壓他心頭的真言。原來,愷撒曾與布魯圖斯的母親相愛,並一直把他當作自己的私生子。麵對當時意想不到的場麵,這位一代偉人的最後心聲,吐露了他的愛意與悔恨,昔日的權勢隻是一堆糞土,而一切美好的斯待都已毀滅。如果局麵能夠扭轉,說不定他寧可不要君王的地位,而選擇一個普通溫馨的家庭生活。獨裁者也有人情味。

有南美“解放者”之稱的西蒙。玻利瓦爾(1783-1830),為反抗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統治,締造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奮鬥了一生。可就在大功告成之時,內部出現了分裂和仇恨,暗殺、誣陷、誹諦不斷向他襲來,加之長期的積勞成疾,使他心灰意懶。但就在生命的彌留之際,念念不忘的仍是拉美的團結和拉美的人民。他在O哥倫比亞人民的《最後宣言》中說:“當我即將在你們中間消失時,我內心感到,我應該表示我最後的希望。”“哥倫比亞人!我最後的祝願是為祖國祝福。如果我的死有助於結束分裂、鞏固團結,那我將死也瞑目。”當公證人宣讀完他的遺囑後,玻利瓦爾聲嘶力竭地高喊:“是的,墳墓,……是我的同胞給的,……”這最後的聲音猶如一聲迅雷,在拉丁美洲的上空炸想,其中的五味,神明可鑒,人民可辨。

遺言,實際上也是一個人對死亡所抱的觀點。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1879-1955)在臨終前給一位友人寫信:“對於遲暮之年的人來說,死亡的降臨正如一次解放。此種心情日益強烈。因為我已到日落西山之時,死亡就如陳年舊帳,到時終須還清。不過,人們本能地盡其可能拖延這最後債務的清算。這是大自然嘲弄我們的遊戲,我們可以一笑置之,任其自然,但卻擺脫不掉這本能的製約。”愛因斯坦於淩晨1點25分,在平靜的睡眠中安詳地告別了人世,留給世人的隻有自己的科學成就和社會理想。

生,是人生有的希望;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就連恩格斯(1820-1895)這樣的偉人在1895年臨終之前還給友人寫信說:“還有一個願望,就是看一看新世紀”,“到了1901年1月1日,我已完全做不了什幺,那就可以離開這個世界了”。這位科學共產主義的奠基人之一終於還是帶著一遺憾,在離20世紀還有5年時走完了人生之路。

古希臘偉大的科學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公元前212)一生簡仆,為人歉和,惟以發明創造為最大樂事。可惜這位偉人的生命就結束在羅馬入侵者的屠刀之下。當時,阿基米德正在為一道幾何題全神貫注,苦思冥想,一隊羅馬士兵衝進來舉刀就砍,鮮血染紅了幾體力圖紙。阿基米德強忍劇痛,手護圖紙,說:“請慢點動手,讓我做完這道題吧。”羅馬人奪走了他的生命,而他卻帶走了自己的心,因為剝奪他為人類工作的權利,是他心中最大的O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