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華燈初上。
一城的花燈好像是春風吹開的花朵,掛滿千枝萬樹,煙火宛如被吹落的萬點流星。寬敞的大道上,寶馬香車風飄滿路,各個府邸飛出的樂曲與流轉的月光在人群中互相交錯。
此時,洛陽郡守夫人正在府內大擺筵席,陶然軒裏坐滿了洛陽城中上層的貴婦小姐。
說起這陶然軒可謂洛陽城中一景。
它是由故世的著名工匠檀無心大師耗費數個春秋精心建造而成。整個建築高達十數米,寬五丈,卻沒有用過一枚鉚釘,全靠木頭與木頭之間巧妙的銜接保持穩定。軒外開鑿一條清溪,引東籬之水環繞此間,溪兩旁遍種各色牡丹,姚黃魏紫,美不勝收。
今日這陶然軒中擺下了三桌宴席,席上食如畫、酒如泉,都是珍饈美味、玉液瓊漿,圍坐在四周的貴婦小姐各個衣著華麗、滿頭珠翠。
正席上,眾人簇擁著洛陽郡守夫人張氏,她身著華貴的緋紅繡“杏林春燕”錦衣,梳著雙環望仙髻,一副雍容華貴、高傲矜持的模樣——旁邊坐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女,明眸皓齒,杏眼桃腮,正是郡守夫人的嫡女蔣芸。
此刻,郡守夫人張氏捧起酒杯緩緩而起,蓮步款款,走到正席上禦史夫人薑氏身邊,但見那李夫人薑氏一襲香妃色綾子如意雲紋衫縵挑腰間,烏雲擾擾之上斜簪著一枚玉色茉莉花簪子,比起滿軒的黃白發飾,別有一番韻味。
“今日宴請姐姐,為的就是給您踐行,小妹知道,數日後,姐姐就將隨禦史大人離開洛陽,一同進京,從此以後,山高水遠,我們姐妹恐怕就會麵無期了。”
說到這,郡守夫人張氏一臉悲戚。
薑氏忙接過酒盞,一飲而盡:“妹妹哪裏的話,令公子年少有為,待得中狀元後,咱們姐妹就又能在長安一聚了。”
眾人聞聽此言,立馬陪飲一杯,堪堪喝完,便有人問道。
“聽聞此次禦史大人得以升遷,全因夫人所生嫡子擒拿陸氏叛黨有功!”
“哎呀,李公子如此年少有為,李夫人真是後富無窮!”
“我還聽說,李公子親手斬下大司馬陸鼎嫡子的人頭!這是不是真的呀。”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得禦史夫人薑氏並兩個女兒滿麵紅光。
其中一位丹鳳眼、唇紅齒白、體格風騷的正是李家庶出二小姐李宛嬌,隻見她興衝衝地說:“說起這個,哥哥還真跟我提過!那天他在洛陽白馬寺附近巡邏,恰巧見到陸氏逆黨護送陸家的嫡子陸子熙往林子裏逃竄,當時哥哥毫不猶豫地衝了過去,手起刀落之間,就斬下了陸子熙的人頭!”
李宛嬌邊說還邊比劃,惹得桌上眾位貴婦一陣叫好。
倒是一旁嫡出的李宛嫣微微有些不滿,擒拿叛黨的明明是自己的同胞哥哥,這個庶出二妹每每說起此事,都好像那人是她的嫡親哥哥一樣,真不要臉!
不過李宛嫣在這洛陽上層的貴婦圈裏,素來是擺出一副不食煙火的仙子模樣,雖然對自己的這個庶妹不滿,但也沒過多的表現出來。
軒內氣氛依舊熱烈,觥籌交錯之間,都是對李家母女的奉承和對李家公子的交口稱讚。
正在這時,陶然軒外突然闖進一名丫鬟,神色慌張,她的身後還跟著一位年紀稍小的小丫鬟,更是臉色慘白。
正在與幾名心腹姐妹吹噓自己哥哥的李宛嬌,看著那年紀稍小的丫鬟,不由自主地放下酒杯,嘴角浮起一絲冷意——好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