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使我們驚訝,小事使我們沮喪。
——普勞圖斯(古羅馬最重要的喜劇作家)
到底希臘軍團的軍心浮動、人心惶惶到了一種什麼樣的地步呢?皮洛斯現在都不敢輕易調動希臘軍團了,難道還不能證明些什麼嗎?換句話來說,皮洛斯現在已經失去了對希臘軍團的控製了;整個希臘軍團已經由一個完整的軍團變成了一夥夥四分五裂、各自為戰的遊兵散勇了。
正如前麵所說的,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當初選擇投靠伊庇魯斯王國、追隨皮魯斯國王的希臘人絕大部分都是色蒙城邦的人;正是由於這樣的大規模公民流失,導致了色蒙城邦也從海外招募了一支四千人規模的精銳雇傭軍,並從本土招募訓練了三千希臘重步兵。
後來,色蒙城邦又因為攔截叛逃公民與伊庇魯斯王國的邊境守軍產生了口角之爭,最後演變成為了兩個國家的對峙;那麼這個時候另外一個問題就比較突出了。伊庇魯斯王國的希臘軍團有兩萬自願追隨皮魯斯的希臘人戰士,這其中色蒙城邦的公民就占據了超過一半;準確人數是一萬三千。
在希臘軍團軍心浮動之前,有一點是必須要確認的;那就是除了盲目聽信自己麾下將領忽悠的皮魯斯國王以外,其他所有的人都知道伊庇魯斯王國和色蒙城邦的邊境衝突完全就是伊庇魯斯王國守軍先動手的,色蒙城邦隻是被迫反擊而已。
當然,也有可能皮魯斯自己也是明白這一點的;他之所以選擇對這樣的事實置若罔聞而相信自己麾下的將軍,為的就是能夠以此為借口對色蒙城邦動手,以擴張伊庇魯斯王國的勢力範圍。畢竟現在的伊庇魯斯王國可不是當初的伊庇魯斯王國了,皮魯斯國王產生一些新的野心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事實上,這也確實是真的;或者是不完全是真的。因為當初的那場邊境衝突根本就是皮魯斯親自命令伊庇魯斯王國的邊境守軍將領主動挑釁的,為的就是挑起伊庇魯斯王國與色蒙城邦之間的戰爭,以便野心膨脹的皮魯斯可以率領大軍理直氣壯的吞並色蒙城邦。
這本來是有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的,兩千伊庇魯斯王國的邊境守軍又怎麼可能敵得過一萬精銳的色蒙城邦軍團呢?再加上色蒙軍團的將士們對色蒙城邦公民的粗暴行徑,皮魯斯有絕對的把握可以牢牢的站在正義的製高點上,率領大軍以正義之師的名義製裁殘暴的色蒙城邦。
這個計劃的方方麵麵皮魯斯都考慮到了,整個計劃也僅僅隻有皮魯斯和他的心腹將領知道而已;就連皮魯斯國王的親弟弟皮洛斯都不知道自己的哥哥有這樣一個計劃。可惜,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出現了一點點小的差錯;直接就將皮魯斯苦心經營出來的局麵徹底破壞了。
如果按照計劃來行事的話,第一個抽出武器的應該是色蒙城邦的色蒙軍團將士;而勇敢無畏的伊庇魯斯王國將士,會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體來提色蒙城邦的公民們擋下凶狠殘暴的色蒙軍團將士的利劍,並最終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為代價。
一旦色蒙城邦在邊境的軍團首先開戰了,並且對伊庇魯斯王國的守軍發動了毀滅性的打擊;那麼皮魯斯國王自然就有了率領大軍討伐色蒙城邦,將凶狠殘暴的色蒙軍團殲滅的正義理由。事後再將已經被伊庇魯斯王國大軍占領的色蒙城邦納入伊庇魯斯王國的統治,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本來安排好一切的計劃最後還是出現了問題,第一個抽出武器的並不是皮魯斯預料之中的色蒙軍團將士,而是變成了伊庇魯斯王國的守軍將士;想想也是,伊庇魯斯王國邊境守軍有皮魯斯和國內強大的軍隊做依靠自然趾高氣昂,色蒙軍團的將士們又怎麼敢率先拔出武器呢?!
於是,陰差陽錯之下,邊境的衝突就朝著另外一個方向發展了;色蒙城邦成為了皮魯斯想要成為的受害者,伊庇魯斯王國的守軍反而變成了凶神惡煞的壞蛋。不過,局勢發展到這一步,還遠遠沒有演變成眼下這樣;接下來的發展才將這件事情和皮魯斯本人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換句話來說,直到此時色蒙城邦的那些公民依舊沒有敵視伊庇魯斯王國的心思,更加沒有痛恨偉大的希臘英雄皮魯斯的想法;在那些色蒙城邦的公民看來,伊庇魯斯王國邊境守軍與色蒙軍團的衝突完全是因自己而起的,自己等人又怎麼可以責怪付出慘重傷亡的伊庇魯斯王國守軍呢?
可是,這裏就出現了第二個偏差;那就是伊庇魯斯王國邊境守軍的將領,身為皮魯斯心腹的計劃執行者欺騙了皮魯斯。他沒想到自己執行計劃的過程中竟然出現了如此大的紕漏,再加上他曾經在皮魯斯麵前拍胸脯保證的承諾;不可否認,他害怕了,他害怕皮魯斯因為此事而怪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