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兩軍對壘”(1 / 2)

對金錢的貪欲會隨著金錢數量的增加而變得愈發強烈。

——玉外納(古羅馬諷刺詩人)

特爾馬部落報告的敵人數量自然是不可能有虛假情況的,隻是這種規模的敵人讓馬賽部落的掌權者們也是頭疼不已啊!一萬七千左右的敵軍來襲,還都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這讓舉族之軍隻有一萬七千的馬賽部落如何是好呢?

消極避戰肯定是行不通的,一旦敵人拿下特爾馬部落和木橋以後,那麼針對於馬賽部落的進攻肯定也就開始了;所以,馬賽部落隻能選擇迎戰。按照馬賽部落長老們的預測,特爾馬部落的三千五百將士,利用地形優勢肯定可以消耗掉一部分敵人的軍隊;敵軍最後剩下的大軍可能在一萬五千左右。

基於這樣的分析,馬賽部落的長老們最終協商出來了一個臨時解決問題的辦法;那就是緊急招募更多的軍隊!馬賽部落作為一個擁有二十萬人口的山外高盧第一大部落,可供招募的青壯和訓練有素的獵人自然是不少的;即便是想要招募數萬臨時大軍也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馬賽部落的長老們可不認為馬賽部落真的已經到了那種地步;他們的初步想法是臨時招募五千有經驗的獵人或其他適合作戰的人充當大軍的後備兵員,再招募一萬五千稍次一等的人與留守的馬賽戰士一起防守馬賽城,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

雖然很多長老都認為後一個方案隻是畫蛇添足的方案,但基於絕對的安全考慮,大家還是通過了這個方案;沒有顧忌現在已經是深夜了,長老們在商議好了這兩個方案以後,立即就命令一千高盧貴族騎兵打起火把開始了臨時大軍的招募工作。

因為特爾馬部落第一批送回來的情報是在傍晚時分送到的,所以整個馬賽城內外的馬賽部落人都得知了這個緊急的情報;大家誰也沒有睡覺,而是在焦急的等待著部落首領和長老們的商議對策,這也是馬賽部落能夠深夜招募軍隊的關鍵所在。

在外麵開始了喧囂不已的招募大軍以後,馬賽部落首領和長老們也商議起來了大軍的出征方案了;馬賽部落的一萬七千大軍肯定是不可以全部出征的,到底出征的具體數量是多少,派遣哪些兵種出征都是需要好好斟酌商議的。

經過一夜的緊急磋商以後,馬賽部落最終決定派遣一萬五千規模的大軍出征;這一萬五千大軍將由七千高盧步兵和兩千高盧騎兵以及五千高盧武士、一千精銳高盧武士組成。留守馬賽城的隻有一千高盧騎兵和一千高盧貴族騎兵,以及即將招募完畢的一萬五千臨時大軍。

馬賽部落作為一個擁有數百年曆史的山外高盧第一大部落,其底蘊和實力自然不是身為傀儡的特爾馬部落可以比擬的了;除了那五千隨軍出征的臨時大軍全部使用高盧步兵的武器裝備以外,剩下的那一萬五千留守臨時大軍也是裝備上了較之特爾馬部落強上數倍的武器裝備。

第二天一早,馬賽部落的首領就親自率領著這一萬五千大軍和五千後備大軍出發了;一起參與此次出征的還有馬賽部落十二位長老中的六位長老。這些長老的作用就是各自指揮一部分的軍隊,以配合首領完成戰場上的布局戰鬥;這也是馬賽部落數百年以來的傳統。

其中,資曆最老的大長老負責親自率領五百徳伊魯教團跟在首領的身邊;三長老負責統帥著數量最為龐大的高盧步兵隊伍,四長老負責統帥著五千高盧武士,七長老負責統帥著兩千高盧騎兵,九長老負責統帥著一千高盧精銳武士,最後的十二長老自然是統帥五千後備大軍了。

徳伊魯教團的隨軍出征原本是不被長老們同意的,畢竟這五百人規模的徳伊魯教團可是馬賽部落最大的底牌,也是馬賽部落在數百年的時間裏賴以生存的根基所在;在馬賽部落的曆史上,除了數次生死存亡的危機以外,還沒有發生過出動徳伊魯教團出征的事情呢!

不過,大長老和首領卻是堅持要動用徳伊魯教團;這次馬賽部落麵對的雖然不是數倍於己的大規模敵軍,但也是武器裝備和戰鬥力具是不凡的對手。根據大長老和首領的猜測,這次的敵軍很有可能是阿爾卑斯山脈以東的羅馬人;所以,他們堅持要派出徳伊魯教團出征。

在這兩人的堅持下,其他的長老最終也是同意了徳伊魯教團的出征,這才有了五百徳伊魯教團的隨軍出征。兩萬規模的馬賽大軍,在他們的首領和六位長老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的就出發前往了羅訥河木橋所在的位置;與此同時,卡拉貝斯的後續軍隊也是抵達了特爾馬部落的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