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因為你秘而不宣的思想而記住你。向上帝祈求力量和智慧來表達它們吧,向你的朋友證明,他們對你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馬爾克·奧雷利(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最後一個皇帝)
漢尼拔與迪奧尼西奧斯的會談隻持續了短短的十分鍾而已,漢尼拔允諾在戰後給予敘拉古城邦軍事盟友地位,並確保敘拉古城邦的獨立與自主;而敘拉古城邦為此付出的則是全力支持漢尼拔一方,出兵對奧古斯都家族作戰。
其實,敘拉古城邦現在能夠拿出的軍隊也不過就是兩支而已,一支是來自希臘本土的雜牌軍團,另一支就是敘拉古城邦的執政官衛隊了。雖然敘拉古城邦的執政官決定加入漢尼拔的陣營,但那三千斯巴達重步兵卻是其不可能拿出來的;畢竟,那可是敘拉古城邦的最後一道防線!
漢尼拔自然也不會為此強人所難了,要是敘拉古城邦真的交出了那三千斯巴達重步兵,其存在的價值也就沒有了;迪奧尼西奧斯又不是傻子,他又怎麼可能將這三千人的精銳部隊交給別人呢?
能夠拿到迪奧尼西奧斯麾下的那支六七千人規模的希臘軍團,本就是漢尼拔的既定目標,也是比較符合實際的事情;從始至終,漢尼拔都不是一個願意將別人逼上絕路的人,其自然也是不會對敘拉古城邦逼迫過緊,隻要達成既定目標就可以了。
雙方的會談結束以後,迪奧尼西奧斯就率領著自己麾下的三千斯巴達重步兵再次浩浩蕩蕩的回去了,漢尼拔卻是率領著自己的一萬四千精銳步兵就地駐紮下來;因為三天之後,敘拉古城邦的那支希臘軍團就會前來加入己方作戰序列,漢尼拔還需要接收這個軍團呢。
雖然這個臨時組建起來的雜牌希臘軍團戰鬥力很差,武器裝備也多是落後的;但是,這絲毫不影響這個軍團的巨大作用啊。在漢尼拔看來,這個軍團隻要稍加訓練,未必就不能成為一支精銳之師;之前的希臘軍隊戰鬥力薄弱,完全就是希臘軍隊主將太過於無能。
漢尼拔是一個信奉將軍能力決定軍隊戰鬥力的人,在漢尼拔的眼中,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打不了勝仗的軍隊,隻有打不了勝仗的將軍;隻要有一個合格的將軍指揮,那麼任何一支軍隊都可以打出令人震驚的戰績!
很顯然,這種時候的漢尼拔,完全忘記了上次利利俾決戰時羅馬大軍全盤崩潰的關鍵所在;在上次的利利俾決戰中,老西庇阿率領的羅馬聯合軍團在與漢尼拔的大軍陷入激戰的時候,正是由於希臘軍隊的擅自撤出戰場,導致了戰鬥的全麵失敗。
漢尼拔軍中的事情,都是由漢尼拔一人決定的,從來沒有漢尼拔軍中的將領會質疑漢尼拔的任何決定;這是漢尼拔軍隊的優點,也是缺點。好處在於,可以更好的集中實力作戰;壞處在於,一旦漢尼拔錯了,那麼對於整個漢尼拔大軍而言就是一場災難!
在等待希臘軍團到來的同時,漢尼拔也派出了傳令兵,讓留守在利利俾的諸將率領大軍全部趕到自己率軍所在的地方;解決了敘拉古城邦的事情以後,漢尼拔已經決定正式開始對奧古斯都家族的戰爭了!
就在漢尼拔積極備戰的時候,上西西裏亞的奧古斯都家族大軍也沒有閑著;在後期的第二批、第三批大軍陸續抵達上西西裏亞以後,奧古斯都家族在上西西裏亞地區已然集結了六個軍團,將近五萬人的龐大軍隊。
其中,除了薩莫奈軍團和第一軍團略有傷亡以外,其他的各個軍團都是齊裝滿員的軍團;近衛步兵軍團和近衛騎兵軍團,以及第二軍團、第七軍團整整三萬大軍全部都集結到了利利俾城中。
再加上第一批抵達的第一軍團和薩莫奈軍團,以及努西斯率領的家族衛隊,奧古斯都家族的大軍已然接近五萬之眾;而漢尼拔對此的了解整整少了一萬,這還是因為漢尼拔麾下的情報人員,竟然少統計了奧古斯都家族軍隊的輔助軍團。
這種低級的錯誤為什麼會被漢尼拔麾下的情報人員犯下,沒有人知道,也不需要有人知道;隻是,戰場上的情報,稍有偏差,對結果的影響可就是真正的天差地別了!
在所有的軍隊都集結於墨西拿以後,墨西拿城內原本堆積如山的糧草物資被迅速消耗一空;奧斯卡不得不讓納姆斯的艦隊不斷的輸送更多的糧草物資前來上西西裏亞。這樣一來,奧古斯都家族軍隊對於港口的依賴,可就非比尋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