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可分為二,一部較善,一部較惡。善多而能製止惡,斯即足以雲自主,而為所譽美;設受不良之教育,或經惡人之熏染,致惡這一部較大,而善這一部日益侵削,斯為己之奴隸,而眾皆唾棄其人矣。
——柏拉圖(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雖然奧斯卡的想法與盧魁斯和昆圖斯的想法都略有差異,但總體上卻是相差不大的;總的來說,奧斯卡的想法也算是盧魁斯和昆圖斯兩人想法的一種折中辦法了。
隻不過,奧斯卡在西西裏島的駐軍問題上略微有些過於謹慎了;考慮到西西裏島的特殊地位,以及遷都以後敘拉古的特殊性,奧斯卡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漢尼拔軍團的存在,也算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了;假如真的出了什麼變故的話,僅靠兩個近衛軍團,卻是不足以確保整個西西裏島的安危啊。
有鑒於此,奧斯卡才下定決心要把第七軍團留在西西裏島上;這次的大戰中,第七軍團作為武器裝備和人員素質相對最弱的軍團,卻表現出來極強的戰鬥力。
在殘酷的戰鬥中,第七軍團的將士們不僅沒有後退一步,反而不惜一切代價的協助第二軍團穩住了中軍的陣型;甚至,在戰鬥最為緊要的時候,連第七軍團的軍團長卡西約都差點戰死沙場。
這樣的貢獻,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也是奧斯卡自己極為感動的;所以,奧斯卡要將第七軍團留在西西裏島上,以當作王牌軍團使用,並給予他們更好的武器裝備和更優厚的待遇。
思索再三以後,奧斯卡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畢竟,北非大陸上的局勢注定了再混亂也規模有限,根本就不可能再次發生大規模的決戰式戰爭了。
本來北非大陸上的勢力,他們的實力都還是不錯的,尤其是迦太基王國本土的戰爭潛力和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的實力,都是非常強悍的;最起碼也不會比羅馬諸勢力差的很多。
但是,北非大陸上那場戰爭的爆發,徹底改變了北非大陸上諸勢力的實力;在那場戰爭中,迦太基王國的戰爭潛力幾乎被耗盡了,再加上漢尼拔又在西西裏島損失了大量的軍隊,迦太基王國現有的軍隊幾乎已經是迦太基王國本土可以招募軍隊的極限了。
反觀努米底亞王國,在遭受了戰爭的全麵失敗以後,將近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整個王國又被分割成四個小王國,其戰爭潛力根本就無足輕重了。
至於雄心勃勃的朱古達,那就更是一個悲劇了;撒哈拉王國勵精圖治的精銳之師,被一戰而消滅,撒哈拉王國的戰爭潛力也幾乎枯竭了。
其他的那些戰後小王國,根本就沒有發起大規模戰爭的實力,也沒有進行長久作戰的戰爭潛力;這就極大的限製了北非混戰的規模,也不需要奧古斯都家族派出更多的軍隊。
當奧斯卡將自己的想法告知盧魁斯和昆圖斯以後,兩人立即就對奧斯卡的想法表示了讚同;畢竟,奧斯卡才是奧古斯都家族的領袖,盧魁斯和昆圖斯都隻是建議而已,真正決定的還是奧斯卡。
確定了軍團的分布以後,奧斯卡就將話題重新回到了具體的軍團問題上;其實,奧古斯都家族現在的軍團編製遠沒有表麵上看起來的那麼完美,缺點還是比較多的。
尤其是在這次的決戰中,即便是奧古斯都家族的軍隊早就針對性的采取了對付漢尼拔麾下戰象部隊的陣型;但是,在真正的戰鬥中,漢尼拔麾下的戰象部隊依舊給己方大軍造成了較大的傷亡。
雖然並不是每一支敵軍都擁有強大的戰象部隊,但敵人總是會擁有騎兵的;要知道,奧古斯都家族有些潛在的敵人和未來有可能的敵人,還是擁有相當強悍的騎兵部隊的。
毋庸置疑,奧古斯都家族的軍隊在這方麵卻是極為無力的;縱容奧古斯都家族現在已經組建了相當規模的騎兵部隊了,但這還是不能彌補奧古斯都家族軍隊缺乏對抗騎兵能力的現實。
事實上,缺乏足夠的騎兵力量和無力對抗敵人的騎兵突擊,也是整個羅馬共和國諸勢力的共同缺陷;大家的軍團編製類似,兵種構成也相同,缺點自然也就差不多了。
相對而言的話,奧古斯都家族還算是不錯的了;畢竟,奧古斯都家族可是通過與阿德赫巴進行貿易的方式,獲得了大量的努米底亞戰馬和努米底亞騎兵,也算是盡可能的彌補缺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