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能夠看穿幕後陰影、看穿他們文化中的謊言的人們,從來得不到大眾的理解,所以,別管大眾信不信了。
——柏拉圖(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米克皮勒斯帶著不到四百騎兵放棄了這場以卵擊石的戰鬥,迅速的往朱古達的方向撤去;至於那些還在戰鬥中的步兵們,米克皮勒斯隻得無可奈何的放棄他們了。
在米克皮勒斯看來,那些步兵幾乎是沒有可能逃脫努米底亞軍隊的追擊的,更加沒有可能跟得上自己的撤退速度;與其帶著緩慢的他們,還不如讓他們留下來拖延敵人的腳步呢。
而米克皮勒斯之所以選擇往朱古達方向撤退,是因為雖然米克皮勒斯曾經親眼看見努米底亞的六七千騎兵增援了他們的先鋒騎兵,但米克皮勒斯依舊覺得朱古達會占據著戰鬥的優勢。
按照時間來推算的話,朱古達的絕對優勢騎兵應該在努米底亞援軍到達之前,就對努米底亞的四千先鋒騎兵造成了重創;即便是努米底亞的增援規模龐大,但朱古達的麾下也還有步兵軍團為援。
總的來說的話,朱古達的兵力還是占據著絕對的優勢的,努米底亞的騎兵援軍應該無法改變既定戰局,雙方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陷入焦灼的戰鬥罷了,己方還是有優勢的。
米克皮勒斯可沒有想到朱古達的大軍會大規模嘩變,更沒有想到朱古達的戰鬥已然瀕臨結束了;這一場意料之外的戰鬥,卻是將朱古達勢力所有的底牌都輸得幹幹淨淨。
此時,朱古達正在想盡一切辦法的突圍;但是,薩拉赫麾下的絕對優勢騎兵和大量倒戈的軍隊,讓朱古達及其殘軍根本就沒有突圍的機會。
要知道,朱古達的騎兵和步兵都是在戰鬥的核心區域;再加上加圖裏亞降軍的大規模倒戈,直接就讓朱古達的軍隊全部陷入了努米底亞軍隊和叛軍的包圍之中,四麵八方都是密密麻麻的敵人。
這樣的局麵,即使是心智堅定的朱古達也年免產生了一絲絕望的心緒;朱古達知道,僅靠己方這不到兩千人的將士已經不可能殺出這樣的重重包圍了,戰鬥的懸念已經徹底沒有了。
但是,朱古達卻也明白,自己除了突圍以外,就隻剩下戰死一途了;有了上次大戰時的前車之鑒,努米底亞王國是根本不可能接受自己的投降的,自己的命運已然無法挽回了。
朱古達畢竟是縱橫一方的梟雄人物,他就是知道自己敗局已定、無力回天了,他也要在自己最後的戰鬥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激情,讓這最後的悲歌成為自己生命的終結!
重新煥發戰鬥意誌的朱古達是可怕的,他開始親自抽出腰間的短劍加入戰鬥,每一個靠近朱古達附近的敵人,無論是努米底亞騎兵,還是加圖裏亞叛軍,都會被朱古達一劍劈殺。
隨著朱古達的奮力死戰,撒哈拉王國的將士們也再次鼓起勇氣,追隨自己敬愛的國王陛下,奮勇殺敵、誓死抵抗;一時之間,占據著絕對優勢的努米底亞一方竟然被硬生生的壓製住了。
雖然此時的朱古達軍隊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努米底亞一方的大軍在氣勢上更是完全被壓製了;但是,薩拉赫卻是毫不緊張,也沒有絲毫的焦慮,他隻是繼續指揮大軍包圍著敵軍。
在薩拉赫看來,現在的朱古達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此刻的戰鬥力驟升,不過是他們最後的回光返照罷了,隻要己方軍隊稍微堅持一下,朱古達殘軍就會徹底輸掉這場戰鬥。
事實上,薩拉赫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朱古達的軍隊在這種不計傷亡的死戰中,隻是依靠自身的戰鬥意誌在堅持而已,一旦這股戰鬥意誌泄了,朱古達的軍隊也就徹底完了。
但是,事物的發展總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就在薩拉赫放鬆對朱古達軍隊的圍攻,等待朱古達殘部戰鬥意誌消耗殆盡的時候,米克皮勒斯的騎兵回來了。
米克皮勒斯現在麾下的騎兵隻有四百餘眾而已,根本就不足以影響整個戰場上的戰鬥;但是,薩拉赫的放鬆包圍圈卻是給了米克皮勒斯拯救朱古達殘部的機會。
回到這個激烈的戰場以後,米克皮勒斯立即就被自己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原本應該處於絕對優勢的己方大軍,竟然隻剩下寥寥一兩千人,且還處於努米底亞軍隊的團團包圍之中。
更讓米克皮勒斯感到難以置信的是,那些身穿己方軍裝的騎兵和步兵,竟然在和努米底亞大軍一起圍攻朱古達親自率領的殘軍;這樣的局麵,米克皮勒斯稍微一思考就想明白了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