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體:有七個原因決定了所有人類的行動:機遇、本性、強迫、習慣、理性、激情和欲望。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法裏烏斯的第四軍團主力和朱利爾斯的第九軍團主力,根本就無法阻擋配合嚴密、攻勢強勁的日耳曼長槍兵的推進;而克萊德的第八軍團主力又在與美因茨部落的貴族騎兵進行著激烈的廝殺。
雖然美因茨部落的貴族騎兵死傷慘重,但是日耳曼人強悍無畏的品質還是被這些貴族騎兵們發揮的淋漓盡致;無論付出了怎樣慘重的傷亡,他們依舊還在保持著自己衝鋒的姿態,戰鬥依舊還是在激烈的焦灼中,第八軍團要想一時半會兒之間完成對這些騎兵的殲滅並非易事。
在尤利烏斯家族經曆過的戰爭中,每場戰鬥勝負的關鍵都在於尤利烏斯家族的軍隊能否盡快擊潰敵軍;截至目前為止,尤利烏斯家族甚至還沒有打過一場不死不休的戰鬥。
而日耳曼蠻族人的不屈不撓和寧死不屈確實是極大的震驚了尤利烏斯家族的將士們,就是弗拉維斯本人也不理解那些傷亡過半的敵人為什麼還在死戰不退,難道他們真的不怕全軍覆沒嗎?
日耳曼蠻族人對自由的追求和對侵略者的反擊,超乎了弗拉維斯的想象,也令弗拉維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第八軍團已經陷入了與敵軍騎兵部隊的廝殺中,根本無法抽身支援第四軍團和第九軍團的主力大軍,而這兩個軍團組成的主力大軍卻又在敵軍的攻擊下步步後退。
此時,弗拉維斯手中還擁有的激動力量也就兩千輕裝步兵和兩千弓箭手了,就算是加上弗拉維斯本人的五百親衛,那也不過隻有四千五百人罷了;連那麼多重裝步兵都無法對抗的敵人,難道弗拉維斯還能指望那兩千名輕裝步兵能夠發揮什麼特殊的作用嗎?
不過,弓箭手卻是可以對配合嚴密的長槍兵方陣造成足夠的威脅,但前提是己方的弓箭手數量要充足,且有可以發揮的機會;弗拉維斯為了挽回戰局,隻能無奈的投入兩千弓箭手加入戰鬥力,至於那兩千輕裝步兵則是負責保護兩千弓箭手向前進軍。
畢竟美因茨部落可也擁有著兩千名弓箭手,而且戰鬥力遠勝於尤利烏斯家族的弓箭手;弗拉維斯總要為自己的弓箭手配屬一些肉盾吧,否則一旦己方的箭雨吸引來了敵人的箭雨,那這兩千弓箭手不就會很快損失殆盡了嗎?
四千輔助軍團的將士們被弗拉維斯派出去以後,弗拉維斯手中再也沒有增援的部隊了,而歐多瓦卡的手裏還有著五千人左右的後備軍沒有投入戰鬥;也就是說,兩萬人的美因茨部落大軍在於三個尤利烏斯家族軍團的戰鬥中占據了戰場的主動權和優勢地位。
不得不承認,日耳曼蠻族戰士的戰鬥力確實讓弗拉維斯很是驚訝,也讓弗拉維斯的心裏對接下來的戰局充滿了擔憂的心情;更為讓弗拉維斯無奈的還是眼前的戰局,如果己方的三個軍團都無法獲得戰鬥的勝利,那麼尤利烏斯家族拿什麼來征服美因茨部落的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呢?
整個尤利烏斯家族的軍團也不過隻有九個而已,本土留守了三個軍團,凱撒帶走了三個軍團,弗拉維斯手中的這三個軍團已經是尤利烏斯家族唯一的力量了;這樣的實力都無法擊敗美因茨部落大軍的話,弗拉維斯一時半會兒之間根本就沒有辦法增強自己手中的力量了。
卡拉貝斯的麾下固然有五個軍團的兵力,即便是弗拉維斯已經得知卡拉貝斯率軍擊敗了高盧蠻族裏蒙部落的大軍,並順利的征服了由裏蒙部落掌控的阿奎塔尼地區;甚至,卡拉貝斯組建第六軍團的事情,弗拉維斯也得到了詳細的彙報。
問題的關鍵在於,卡拉貝斯的大軍是尤利烏斯家族用於征服高盧蠻族的,這是在尤利烏斯家族戰略上並不低於征服日耳曼蠻族的重要戰略目的,也是弗拉維斯不可能半途而廢的征服計劃。
抽調卡拉貝斯麾下的軍隊增援己方大軍,在弗拉維斯看來根本就是自己不可能采取的策略;無論怎麼樣,弗拉維斯都不可能耽誤卡拉貝斯征服高盧蠻族的戰爭,更為重要的是,弗拉維斯並不信任高盧蠻族的戰鬥力。
在弗拉維斯的眼中,高盧蠻族的戰鬥力與武器裝備精良的尤利烏斯家族軍團比起來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軍隊;弗拉維斯之所以任由卡拉貝斯使用高盧蠻族軍隊去征服其他的高盧蠻族部落,隻是為了降低尤利烏斯家族的戰爭成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