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感是友誼的先決條件,但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凱撒之所以選擇向西麵的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進軍,也是有著他自己的合理分析的;在凱撒看來,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的美因茨部落,必然已經在弗拉維斯的大軍入侵下集結全部的軍事力量於邊境地區,與弗拉維斯的入侵大軍進行戰鬥。
要不是這樣的話,美因茨部落的大軍也不可能重創弗拉維斯親自率領的三個軍團大軍了;更為重要的是,美因茨部落在重創尤利烏斯家族大軍的同時,其自身肯定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尤其是現在,弗拉維斯的大軍還駐紮在阿格裏狄古馬特境內,美因茨部落的大軍也被其首領歐多瓦卡率領著與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進行著對峙;不出意外的話,無論是尤利烏斯家族領袖弗拉維斯,還是美因茨部落首領歐多瓦卡,都在積極的積蓄著實力進行下一輪決戰。
凱撒身為弗拉維斯親自選中的繼承人,自然不難知道弗拉維斯已經向名義上的家族繼承人發出了組建新兵軍團增援前線的命令;昆圖斯·尤利烏斯是凱撒的二伯,凱撒當然知道自己這個二伯是個什麼樣的人了,根本就不是個合格的家族繼承人。
論能力,凱撒的這個二伯與昔日身為公牛軍團軍團長的大伯比起來差的根本就不是一星半點兒;前者隻是一個掛著亞裏米倫總督的紈絝弟子,而後者卻是威名遠播的沙場大將。凱撒知道,要是大伯沒有戰死西西裏島的話,尤利烏斯家族的家族繼承人根本就無需爭論。
論品質,凱撒的這個二伯甚至還不如凱撒的父親維比烏斯·尤利烏斯;雖然凱撒與自己的父親之間相處的並不是很愉快,但凱撒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父親確實是一個品行端正的君子,這一點從他堅持家族應該由凱撒的二伯繼承而不是凱撒,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不過,昆圖斯·尤利烏斯也不是一無是處的,他除了出生的順序比較不錯以外,還有一個特點比較突出,那就是十分的聽話;尤其是弗拉維斯這個父親的話,更是被他奉為金科玉律。
所以,凱撒可以肯定,自己這個二伯收到了爺爺弗拉維斯的命令以後,一定會竭盡全力的組建新兵軍團並送赴爺爺弗拉維斯所在的戰場;有了新兵增援以後,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會重新建立起來對美因茨部落的戰場優勢,而美因茨部落肯定也會相對應的集結更多的軍隊。
這樣一來,無論是尤利烏斯家族,還是美因茨部落,都不得不麵臨一個無奈的事實;那就是前線過於集中的軍事力量,已經導致了尤利烏斯家族和美因茨部落的後方都陷入了空虛。
尤利烏斯家族在這方麵還稍微好點,畢竟有著馬略的存在,弗拉維斯還是一直在本土留著兩個尤利烏斯家族最為精銳的軍團防著反複無常的馬略的;而美因茨部落可就沒有這個實力了。
而凱撒的策略,正是趁著美因茨部落後方空虛的機會,集結自己手中全部的兵力直接從卡狄地區與馬科曼尼地區的邊境地帶,向西麵的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進軍;不出意外的話,隻需要五天的時間,凱撒的大軍就可以開到美因茨城的城外!
隻要己方的大軍可以一舉拿下美因茨城,然後再與弗拉維斯親自率領的大軍前後夾擊美因茨部落的主力大軍;一旦美因茨部落完蛋以後,合兵一處的尤利烏斯家族大軍就可以扭轉危局,重新在阿格裏狄古馬特地區塑造自己的優勢。
即便是無法拿下美因茨城也沒有關係,甚至無法全殲美因茨部落的主力大軍也無妨,隻要尤利烏斯家族的兩支大軍可以成功合兵一處,那麼局勢對尤利烏斯家族來說就沒有那麼不可挽回。
實在到了無法抵抗數個日耳曼蠻族部落的聯合進攻以後,尤利烏斯家族的大軍完全可以徹底放棄這次的日耳曼蠻族攻略計劃,將所有的大軍全部撤回諾裏庫姆地區;以尤利烏斯家族的精銳大軍,結合諾裏庫姆地區的主場優勢,日耳曼的反擊軍隊根本不可能攻入尤利烏斯家族本土境內。
如此一來,尤利烏斯家族不過是浪費了數個月的寶貴時間,再失去了一個新占領的貧瘠行省波海姆而已;這樣的損失並不是尤利烏斯家族不可接受的,也不是多麼慘重的損失。
相比於這個選擇,留下來的選擇就更為艱難了;根據目前的局勢來看,最多隻需要三天的時間,凱撒率領的大軍就會陷入達姆部落和日耳曼叛軍的前後夾擊之中,真要是被日耳曼蠻族的絕對優勢大軍前後夾擊的話,那凱撒大軍幾乎就不可能逃得過覆滅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