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本質上是社會性的動物,那些生來就缺乏社會性的個體,要麼是比別人低級,要麼就是超人。社會實際上是先於個體而存在的。不能在社會中生活的個體,或者是因為自我滿足而無需參與社會生活的個體,不是獸類,就是天神。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斯巴達重步兵的確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步兵軍隊之一,除了日耳曼蠻族最精銳的日耳曼狂戰士和羅馬勢力中最精銳的重裝步兵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步兵可以在同等數量下戰勝斯巴達重步兵。
無奈的是,鐵甲騎兵根本就不是步兵,而是騎兵中的王者;騎兵本就是戰鬥力勝過步兵的兵種,在冷兵器的時代,幾乎不可能依靠同等數量的步兵去戰勝同等數量的騎兵,哪怕對方的騎兵隻是騎兵中最差的輕騎兵,那也不是步兵可以輕易對付得了的。
羅馬諸勢力的重裝步兵確實戰鬥力非同一般,對付一般的輕騎兵的話,羅馬重裝步兵在數量與敵方差不多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不敗並且有可能擊敗對方;但是,前提是對方隻是一般的輕騎兵。
如果換成鐵甲騎兵這樣的騎兵中的超級騎兵的話,就算用兩倍的羅馬重裝步兵去對陣鐵甲騎兵也不會有任何的勝算;這就好比尤利烏斯家族的凱撒在率軍麵對日耳曼蠻族的哥特騎兵進攻時的無力,哥特騎兵的戰鬥力與鐵甲騎兵相比還是差了不止一籌。
所以,用斯巴達重裝步兵這樣的超級步兵去對陣鐵甲騎兵這樣的超級騎兵,實在是太過於浪費斯巴達重步兵了;但是,聯軍的統帥身為斯巴達城邦的將領,他最信任的就是自己城邦的斯巴達重步兵,在這樣的危急時刻他能夠依靠的也隻有斯巴達重步兵而已。
混亂的軍營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整頓那些措手不及的將士們的話,很快希臘聯軍就會在混戰中被布魯圖斯家族的後續重裝步兵擊潰;聯軍統帥必須要讓悍不畏死的斯巴達重步兵來為後方重裝長槍兵的集結爭取時間。
事實證明,聯軍統帥的決定是極為正確的;雖然斯巴達重步兵抵擋不了鐵甲騎兵的衝鋒,但是他們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死死地將鐵甲騎兵阻擋在了軍營的最前方,而無法往前推進。
在這段時間裏,那一萬來自於斯巴達城邦的精銳重裝長槍兵被迅速組織起來;這些重裝長槍兵們排列著整齊的隊形緩緩往前推進,將那些失去了機動性的鐵甲騎兵們硬生生的給打出了軍營!
還沒有等那些鐵甲騎兵們撤往,其後續的六千多希臘騎兵和標槍騎兵就衝鋒而至了;相比於所向披靡的鐵甲騎兵,希臘騎兵和標槍騎兵們的衝鋒就顯得極為軟弱無力了。
區區一萬希臘重裝長槍兵組成的方陣就將六千多騎兵的衝鋒給阻擋了下來,更為關鍵的是,布魯圖斯家族騎兵們的損失竟然比希臘聯軍重裝長槍兵的損失還要多;不同於之前被迫撤出戰鬥的鐵甲騎兵,這些希臘騎兵和標槍騎兵卻是直接被擊潰四散逃離的。
鐵甲騎兵的進攻失利,並沒有讓正在後方觀戰的提比裏烏斯流露出失望的神色;畢竟這些鐵甲騎兵們已經成功的將對方最精銳的斯巴達重步兵徹底打垮了,希臘聯軍中最具有戰鬥力的五千斯巴達重步兵,在鐵甲騎兵的淩厲進攻之下最少付出了三千人以上的傷亡代價。
而布魯圖斯家族的三千五百名鐵甲騎兵卻是隻付出了不到一千鐵甲騎兵傷亡的代價就撤出了戰鬥,不管怎麼說,這樣的損傷比率都是布魯圖斯家族獲得了優勢,提比裏烏斯自然不會介意鐵甲騎兵的被迫撤退了。
至於這些被擊潰的希臘騎兵和標槍騎兵,提比裏烏斯就真的是失望透頂了;超過六千之眾的騎兵竟然被對方不到萬人的步兵給打的崩潰了,就算是對方是最適合對付騎兵的重裝長槍兵,提比裏烏斯也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這些希臘騎兵和標槍騎兵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差了!
要不是布魯圖斯家族實在是缺乏騎兵力量的話,提比裏烏斯也不會將就著使用這些希臘騎兵和標槍騎兵作為布魯圖斯家族騎兵軍團的主體力量了;不過,經過了這場戰鬥的教訓以後,提比裏烏斯已經下定決心以後不會再繼續使用希臘騎兵和標槍騎兵了,這些騎兵簡直就是戰場上的敗類!
奧狄斯率領的第五軍團和亞摩斯率領的第六軍團,他們這兩個軍團的任務就是在騎兵軍團的進攻結束以後立即開始對希臘聯軍進攻;即便是前方的騎兵軍團是被敵人打崩潰的,奧狄斯和亞摩斯還是義無返顧的在前方騎兵崩潰以後率軍投入了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