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不停地去做一件工作,這個工作就會變成我們本身。到那時,傑出就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種習慣了。
——亞裏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安卡拉王國為自己的狐假虎威付出了最為慘重的代價,卻也讓亞曆山大王國陷入了無比艱難的困境之中;亞曆山大得知了埃費斯蒂奧那斯率軍摧毀了安卡拉王國以後,並沒有絲毫責怪埃費斯蒂奧那斯的意思,畢竟是安卡拉王國不自量力在先的。
不過,本都王國的軍事威脅卻是亞曆山大不容忽視的現實;於是,在得到這一情報的當天,亞曆山大就留下兩個軍團的兵力留守剛剛被亞曆山大王國吞並的弗裏吉亞地區,自己本人親自率領著兩個軍團的兵力火速趕往加拉太地區增援埃費斯蒂奧那斯。
實際上,本都王國在得到亞曆山大王國覆滅安卡拉王國的消息以後,並沒有多麼的憤怒也沒有替安卡拉王國複仇的意思;在本都王國君臣的眼中,安卡拉王國不過就是一條新近依附過來的野狗罷了,難道本都王國還要為了這條野狗和亞曆山大王國大打出手嗎?
雖然亞曆山大王國隻是一個新興的王國,但是表現出來的發展勢頭卻是極為不俗;更何況,亞曆山大王國的軍隊可是全盤來源於塞琉古帝國,本都王國可沒有十分的把握獲得戰爭的勝利。
昔日四大王國同時與塞琉古帝國進行戰爭,最後還是被塞琉古帝國挨個打趴下了;要不是塞琉古帝國實在無力發起反擊,現在有沒有本都王國還兩說呢,這麼慘痛的教訓讓本都王國的人時至今日依舊記憶猶新,他們又怎麼可能輕而易舉的對塞琉古帝國分裂出來的亞曆山大王國宣戰呢。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也是讓本都王國對亞曆山大王國很有好感,那就是亞曆山大王國也是與本都王國一樣,從塞琉古帝國內部獨立出來的王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的話,亞曆山大王國與本都王國根本就是天然的盟友,畢竟大家都是塞琉古帝國的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
隻不過,本都王國再怎麼說也是東方大陸上僅次於塞琉古帝國和埃及王國的第三大王國;就算是現在的塞琉古帝國,也需要在某些方麵給本都王國一些麵子,不會在事情做得太難看。
與本都王國相連的亞美尼亞王國就更不用說了,亞美尼亞王國可是本都王國最堅實可靠的盟友;除了自以為是的帕提亞王國以外,本都王國和亞美尼亞王國自獨立開始就保持著密切的盟友關係,實力稍弱的亞美尼亞王國更是凡事都以本都王國馬首是瞻。
就是這樣強大的本都王國,在安卡拉王國的問題是上就這麼被亞曆山大王國響亮的抽了一記耳光,出於王國臉麵的考慮本都王國也不可能對此一言不發啊;於是,在安卡拉王國王國被吊死的第三天,本都王國的五萬大軍就氣勢洶洶的往加拉太地區開過來了。
派軍威懾亞曆山大王國,不過是本都王國用於挽回自己顏麵的一種手段而已,其實本都王國根本就沒有打算與亞曆山大王國開戰,甚至連與亞曆山大王國進行軍事對峙的興趣都沒有;本都王國所做的這一切,都隻是為了達到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目的罷了。
與五萬大軍一起前往加拉太地區邊境的還有本都王國國王親自派遣的使者,等到亞曆山大王國的軍隊出現在邊境地區以後,這名使者就會進入亞曆山大王國境內去覲見亞曆山大國王;隻要亞曆山大願意同意本都王國提出的條件,安卡拉王國的事情立即就會成為曆史。
更為重要的是,隻要亞曆山大對本都王國提出的這兩件事情做出妥協,本都王國就會與亞曆山大王國成為最牢靠的盟友;到時候,亞曆山大王國、本都王國、亞美尼亞王國,就會在塞琉古帝國的北方構成一個堅固的反塞琉古帝國陣線,這對於三大王國而言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其實,早在亞曆山大王國對哈利卡納蘇斯王國發動進攻之前,本都王國就有心與亞曆山大王國結盟了;隻是不清楚亞曆山大王國的實力,再加上雙方之間還隔著安卡拉王國,本都王國的君臣就決定好好再觀望一段時間再說。
誰也沒有想到,這一觀望就發生了數件影響本都王國決策的大事情;首先,就是亞曆山大王國發動了哈利卡納蘇斯王國的進攻,並獲得了空前的勝利,其次,處於亞曆山大王國和本都王國之間的安卡拉王國竟然主動依附本都王國了,本都王國總不能拒絕別國的附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