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的氣氛明顯為之一振,每個人的眼睛似乎都變得更亮更有神了,新市委書記的形象再也不是想象中的無所作為甚至軟弱怯懦的好好先生。
然而更引起常委們震動的事還在後麵。下午會議接著進行。程可帷提議聽取薑大明彙報聽濤苑8號樓倒塌事故的調查處理情況。
中午吃飯時,程可帷與匡彬碰了碰意見,提出把8號樓事故和外貿公司上訪事件提交常委會議一議。匡彬有些遲疑,那天哈文昆批評他不該讓程可帷為這些具體問題牽扯精力後,他已經決定自己親自來處理這兩件棘手的事,隻是內中方方麵麵的關係很複雜,有些重要關節還在疏通當中,他必須保證讓各利益攸關方都得到平衡,而眼下照這一步還差得遠,從本意說,他不願意在這個時候端到會上來,但書記隻是提出來要議一議,無論從組織程序還是議事規則上都是順理成章的,他又沒有足夠的理由表示反對。
薑大明接到匡彬的通知後,一時有些發慌,不知道該不該請示一下。猶豫一會,他往市人大打電話,人大辦公廳的人說哈主任不在市裏,外出開會去了。8號樓事故當初開始調查時,哈文昆抓得很緊,也對如何處理提出過明確意見。薑大明搞不清楚程可帷會是一個什麼態度,如果他的想法與哈文昆有差距,自己應該如何應對?這是他心裏沒有底的地方。
硬著頭皮,薑大明把事故調查組做出的初步報告向常委們做了彙報。事故發生當天,哈文昆就指示由薑大明牽頭,市公安局、技術質量監督局、安全環保監管局、勘察設計院以及施工方、監理方代表組成事故調查組,全麵負責對事故的分析定性、責任確定,並提出最終善後處理意見。一周後,調查組拿出初步結論,認為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麵,一是違規操作。因為不是政府投資項目,開發商騰鼇集團沒有通過正常招投標程序選擇價格合理而且素質較高的施工隊伍,而是由自家成立不久的鯨龍房地產開發公司承擔施工任務,事後查實,鯨龍房產並不具備建設超高層住宅樓的資質和技術力量。承擔設計任務的人員專業能力不夠,在計算管樁承重力方麵存在嚴重錯誤,選擇的管樁類型也不合理,更沒有考慮房屋傾斜時的抗拔因素以及土層對管樁的剪切力。
地質勘察不認真,出具的勘探報告與實際土質有誤差,土層取樣人員工作失職,鑽探取樣孔間距太大。二是偷工減料。開發商為追求高額利潤,加之鯨龍房產法人擅自抽逃資金挪作他用,導致工程款嚴重短缺,隻好在所謂降低成本上打主意,樓房基礎過淺,達不到設計要求,管樁太短,楔入地下長度不夠,且質量不合格,建材質量不高,水泥標號過低,強度與黏合度都與原設計不符,而且打入樁基的螺紋鋼筋明顯太細,隻適合應用於六層以下建築。三是違背建築規律,不講科學,野蠻施工。現場施工存在問題,如管樁焊接不符合要求造成樁體抗剪切能力差、管樁的垂直度不夠或者管樁施工錘擊數不夠導致管樁端部未達到設計持力層。在緊鄰樓體處開挖地下車庫達四米之深,遠遠超過樓體基礎深度,而土方回填夯實不符合規範要求,加之堆積土方太多造成土層位移,加大了對管樁的側壓力,導致管樁失去基礎依托突破抗剪力極限從而發生折斷。
從技術角度看,這份調查報告應該說比較縝密,觀點完全可以站得住腳。於是匡彬在薑大明彙報結束之後,率先表態,對調查組的工作予以肯定。多少年裏,匡彬與薑大明之間相處並不融洽,薑大明倚仗哈文昆撐腰,也沒把匡彬放在眼裏,但此刻他卻不能不替薑大明說話,因為隻有認可薑大明的結論,他這個新上任的市長才能擺脫幹係。好在他表態後又有幾個常委也發言應和,認為這個調查結論很有說服力。
薑大明彙報過程中,程可帷始終沒插話,隻是靜靜地聽,不時做下記錄,此刻見大夥兒都把目光投向自己,他才開口說話,但是第一句話就很有火藥味:
“工程技術方麵的因素,我相信調查組的專家們是有發言權的,所做出的論斷必定也有所依據。其實報告中所列舉的三點原因,不用行家說大家也能想得到,大凡一個工程出事,無非都是這幾方麵存在問題。但這隻是表麵現象,調查組的職責是要透過這些表麵現象挖掘深層次的原因,通過對表麵現象的剖析找到產生這些問題的根子所在。恰恰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你這份報告一點也沒有涉及。試想一下,我們把這樣一份報告公之於眾的話,業主們會接受嗎?塌樓事件中受傷的人會接受嗎?全市百姓會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