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不相信地盯著司馬,因為眼前這個人,似乎沒見過,更不知道他居心何在,我袁盎憑什麼要相信你呢?
這時,司馬同誌急得快要跳起來了,又對袁盎說道:“恩人啊。你怎麼忘了我了嗎?我是曾經盜過你婢女的那個從吏啊。”
袁盎這才記起,原來你小子是有良心的人啊,還懂得這時候來還我的人情債。這時,隻見袁盎歎息一聲,對司馬說道:“你應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吧。你這樣做,恐怕要連累了你的家人了。”
司馬說道:“恩公盡管放心,我早安排好家人後路了。請趕快走吧。”
袁盎終於點頭同意逃跑了。於是,司馬揮刀割開營帳,兩人像踩地雷陣似的,躡起腳小心地從醉酒士兵橫豎疊放的空隙間踩過。最後,兩人終於成功逃離了包圍圈。最最後,兩人分道逃亡,袁盎步行了七八裏路,才遇上梁國騎兵,成功地逃回了長安。
這時,劉啟聞聽袁盎的驚險逃亡記,真是腸子都悔青了。原來,誅殺晁錯,實在是個下策啊。不過,經過此次教訓後,劉啟終於徹底地認清劉濞的真麵目:他掛名誅晁錯,實則是衝著劉啟的寶座而來的。劉濞今年已經是六十二歲的人了,現在他已經自稱為東皇帝,原來辛苦準備了四十年,隻求入土之前過一把皇帝癮。
就衝著劉濞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東皇帝稱號,劉啟還真不打不行了。
於是,劉啟第一個命令周亞夫,立即率兵迎戰劉濞的吳楚聯軍。
此時,周亞夫率三十六將軍,兵力有三十萬左右。數量上來看,兵力與吳楚反兵相當,如果三十萬對三十萬火並,那是何等壯懷激烈的場麵。然而,周亞夫卻認為,楚軍剽悍靈活,如果中央軍和他們火並起來,未必占優勢。將軍不打無把握之戰,既然這樣,就要揚長避短。
那麼,周亞夫到底要揚什麼長,避什麼短呢?
他的作戰計劃是這樣的:首先,準備放棄梁國,以梁國拖住吳楚聯軍,消耗反軍力量;其次,輕兵遠道奔襲,抄吳楚聯軍後背,斷其糧道。總結以上兩點:梁王劉武隻要拖住劉濞兩個月,反軍必鬧糧荒。到時,反軍內憂外患,自然崩潰!
於是,周亞夫把作戰方案傳給劉啟。沒想到的是,劉啟很快就批準了周亞夫的作戰方案。
周亞夫終於出兵了。他的路線是準備穿過函穀關,向滎陽挺進,以待戰機。然而,就在他發兵至霸上時,突然跳出一個人,給周亞夫出了一個絕殺的計謀。
這個跳將出來的人,叫趙涉。他是這樣對周亞夫說的:劉濞富甲天下,從來都以納亡命之徒出名。如果中央軍西出函穀關,必定要穿過崤山和澠池(河南省澠池縣西)等狹窄險要之地。我斷定,劉濞肯定在此兩地間埋伏殺手,偷襲漢軍。咱們不如換條路線,走藍田,出武關,抵洛陽。然後再在洛陽鳴鼓造勢,威懾反軍!如此,不是更妙嗎?
很幸運的是,趙涉這番話當即就打動了周亞夫。周亞夫然其計,決定走藍田,出武關。同時,派一支小分隊從函穀關出發,大搜崤山及澠池沿線。
事實證明,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趙涉具有超人的遠謀。果然,周亞夫一路無恙地抵達了洛陽。洛陽,距離滎陽直線隻有八十公裏。大軍到洛陽,滎陽也就遙遙可望。這時,搜山的小分隊傳來消息,劉濞果然在崤山一帶埋伏了殺手,他們已經搜到了不少吳國伏兵。
好險啊!周亞夫又驚又喜,立馬拔軍向滎陽,一路挺到中國第一任遊擊戰隊隊長彭越的老家,昌邑城。昌邑,距離梁國首府睢陽航空距離一百公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