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審題教學”三步曲”(1 / 2)

話題作文審題教學”三步曲”

話題作文是近年來中考(佛山市)、高考作文考查的熱點題型。話題作文出現後,大家對審題提得越來越少了,似乎話題作文就不再要審題了。但實際並非如此,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袖手於前,方能疾書於後”,隨著考題對話題限製的加強,審題在話題作文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重要。因此,加強話題作文的審題教學十分必要,下麵筆者將自己在這方麵的教學心得整合為”三步曲”,望能引起共鳴。

一、組織學生”議”

“議”,就是在課堂上組織學生2人一組或4人一組不等,就話題作文的文題、構思、主題等問題進行自主合作的設疑解疑的探究討論。怎麼議?根據認識論的精神,應符合人類(這裏指學生)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規律,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開展議論。我們可以先對文題進行討論,然後可討論文章的開篇、構思、選材、結尾、主題等問題。總之,先議什麼,後議什麼,教師應組織有序。比如要給以”老師”為話題的作文確定一個文題,老師可以運用”信息交合論”的原理組織學生討論。步驟如下:

一、確立”老師”為坐標原點。

二、根據所給的材料或限定的範圍及要求在坐標原點畫若幹條標線。

三、在標線上列出信息點:時間《老師的一天》、地點《小巷深處望老師》、關係《我和老師》、肖像《老師的眼睛》、事例《教師節斷想》、動作《李老師笑了》、用品《老師的教鞭》等等。

四、連線整合。把座標原點跟標線上的信息點交合,或標線上的信息點之間的交合。這樣一來,又可產生許多題目,如《老師望著我微笑》、《我給老師唱支歌》》、《老師辦公室的燈光》等等。

值得說明的是,每次討論的中心問題不一定都由老師提出,有時可由學生提出,讓學生將自己的奇思妙想提出來讓大家討論,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引導學生”聯”

“聯”,包括聯想和想象。囿於認知能力的不足,學生在審題過程中對話題的思考深度和廣度都不夠。因此在”議”時會出現”冷場”現象,這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就一些問題進行討論,激發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比如由《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很容易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乞丐,但如何激發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乞丐現象”的深層思考,這就需要老師進行引導: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為什麼還有乞丐,他們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是懶?是自然災害?是行騙?這些乞丐會不會消失?有沒有治理乞丐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