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快樂作文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如此,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學生由最開始的怕作文到今天愛作文,想作文,甚至多日不寫作文心癢、手癢的地步,這一切都是致力於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結果。
我們隻有積極開動腦筋,不斷創新,變換寫作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才能夠讓學生從寫作中得到樂趣,才能夠使每位學生真正喜歡作文。
(一)找對象
學生以人、動物、植物、電器、季節、自然現象、自然環境等為主體進行描寫,大家再來找出描寫的對象,並要說明理由。這種訓練方式,學生們抓住事物特點的能力得到訓練,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同時其聽、說、讀、寫能力均能得到提高。
每次這樣的作文課,因為象做遊戲一樣輕鬆有趣、好玩,因而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作文積極性高漲,課堂氣氛異常活躍,無論優生、差生,人人爭著上台念自己的作文,效果很好。
(二)描寫式
1、寫生法
就是讓學生與描寫對象麵對麵的接觸,通過仔細觀察、揣摩、聯想,再描寫下來,就如繪畫中的寫生一樣。
可以實地寫生。就是做了什麼,看了什麼,就寫什麼。我們要寫小河,那就帶上筆記本、筆,將學生帶到小河邊,細致的體會一下小河,然後再在本子上用語言”畫”下來,藍天白雲有了,山峰青草有了,田野人物有了,小河流水,魚蝦水草、卵石浮萍等等,但凡是小河所應有的,學生們看到了,自然也寫著了,而且色彩豐富,動靜相宜,因為這本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美,學生當然也能實實在在的寫出來。這恐怕比我們在教室中反複啟發、反複描繪,來得更鮮活,來得更優美吧?
還可以異地寫生。我們有時不可能或不方便讓學生去實地觀察寫作,就可以采取這種方法。
比如我們要描繪一下”豌豆花”,就可以將豌豆花摘來,在課堂上出示,讓學生們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手摸,展開想象,用心感受。有的學生說:”豌豆花像蝴蝶,飛到教室裏來了,它讓我們到田野上去呢,去快樂的玩耍。”有的說:”豌豆花在哭泣,它說我們真狠心,農民伯伯辛辛苦苦地把我種下,你們卻把我摘了,我要結果實呀!”有的說:”豌豆花哭了,它再也看不到夥伴了,看不到蜜蜂姐姐,蝴蝶妹妹了,也看不到每天從它身邊經過的小朋友了。螞蟻弟弟看不到我,一定很傷心的。”有同學說:”一陣微風吹來,原來是風姑姑來找豌豆花了,風姑姑把豌豆花帶回去了,豌豆花回到家裏,很高興,每天又和夥伴們在一起了。”……這些驚人的想象力和觀察力,這些童話一般的描寫,真讓人為之激動。
2、給材料法
(1)給詞語法
即我們給學生提出一些詞語,讓學生進行描寫。
如春天、炎熱、雷陣雨、傷心、快樂等。比如一位學生在寫”雷陣雨”這個詞語時,他這樣寫道:”……天空暗了下來,到處黑沉沉的,就象要到晚上了,雞、鴨子都慌慌張張的跑回了自己的窩裏。人們趕忙到石壩上去搶收穀子,到處亂糟糟的,忽然‘轟隆’一聲,地動山搖,我被嚇跳起來了。隻見雨點‘啪、啪、啪’的落下來,一會兒就成了傾盆大雨,穀子也被衝走了……”。他把雷雨來時的情景寫得很真切,他積累的生活素材運用得也很好。
這些來自於生活的詞語,給學生帶來了寫作的信心和寫作的興趣。他們也能夠生動形象的寫出一篇文章來。
(2)給要求法
即老師提出一個具體要求,讓學生進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