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宗立派,是每一個畫家的夢想。
周智慧的“大海畫派”無愧於大海精神,無愧於中國繪畫藝術。周智慧獨樹一幟,獨步中國畫壇。
錦繡山河如畫圖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撰文說:“方寸之間,卷起滔天巨浪;心潮澎湃,頓生萬丈豪情。”周智慧的大海作品,水墨酣暢淋漓,氣貫長虹。30 多年來,他行程幾十萬海裏,渤海、北海、東海、南海、世界各大海洋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畫的速寫有300 多本,創作大海作品3000 多幅。他收集了大量的海洋資料,積累了深厚的海洋文化。他筆下的大海已成為他胸中的大海,海的神韻在筆墨縱橫間馳聘。他的卷浪皴、平波皴、起波法、巨波法、潑水法、潑色法交錯碰撞渾然一體;色、墨、水各自為用,相得益彰;點水滴墨暗合造型之妙,真可謂得意而不忘形……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十年的艱辛探索和執著實踐,周智慧終於創造出了自己獨特的‘ 海派風格’。他崇尚大境界,大美術,大語言,他把大海的博大與壯美發揮到了極至。站在他的畫前,你會感到宇宙的無限,大海的神奇;你會感受到一種湧動的熱情和博愛;你會豁然開朗,思緒萬千,猶如大海奏擊出的藍色交響曲,給人類留下美好,讓世界充滿愛……”
錦繡山河 (360cm× 140cm)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評價周智慧的作品時說:“周智慧以海為主題的不少作品享譽國內外,從《海魂》《海韻》到《驚濤拍岸》《碧波萬裏》,不但描繪出海的神韻、海的氣勢,更記載下了人與自然奮力拚搏,追求美好的瞬間;讓人感覺到某種精神的力量,彰顯著一個永恒的主題:人的精神是不可戰勝的以及人的生命價值的偉大!周智慧筆下的大海,都蘊含了豐富的思想和情感,攝人心魄,催人奮進,讓人從中感悟到生活的哲理和人生的道理。他創作的大海係列作品,從《山海晨韻》《觀海聽濤》《驚濤翱翔》到《洪波湧起、碧海連天》,聲色俱佳,畫意盎然,從中折射出我們這個時代精神的發展變化。他不僅是在用心描繪大海,更是用生命彈奏著《大海奏鳴曲》。曆史的感召,社會的進步,藝術家使命意識,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他的創作,使其創作激情猶如潮水不竭而來,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不斷創造出‘ 海的奇觀’。”
天道酬勤
“中國美術源遠流長,人才濟濟,成就輝煌,但曆代畫家以海為題材的名作寥若星辰,名家更是鳳毛麟角。究其原因,大海難畫,一動一靜,一筆一畫,都考驗著創作者的藝術功力,一般人很難駕馭。周智慧知難而上,大膽探索,決意在大海裏撈‘ 針’,希望用最完美的手段描繪出大海的壯美和多情,讓中國畫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一位西方哲學家兼藝術評論家預言:當代文明發展進程中每產生出一種新的藝術時,總會有一兩個天才人物應運而生。就畫海而言,周智慧無疑是其中佼佼者之一,他的刻苦勤奮與不懈努力,成就了他在當代畫壇的獨特地位,獲得了美術界交口稱讚,被譽為‘ 中國畫海名家’。”
巨濤疊韻 (200cm× 320cm)
“周智慧的藝術成就,不但得力於他的天賦,更得力於他的勤奮創作,‘ 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天才離不開勤奮,無有積小流難以成江海,厚積才能薄發。我與周智慧同誌相識多年,知道他的大海情結,他摯愛大海,把畫大海當成一種使命,執著地跟海奮鬥了幾十年。‘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在他的眼裏,大海不但有感情有生命,而且有抱負有胸懷。他欣賞大海的遼闊,更喜歡大海的凝聚力!藝術同理,凡大成者,無不是在繼承的同時,敢於突破。藝術貴在創新,周智慧的畫之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是因為他從題材到內容,從技法到色彩,進行了多方麵的創新實踐,並且經過30餘年的研究、探索,在藝術表現大海題材方麵總結了一百多種技法,足見其研究的係統和透徹。”
驚濤裂岸 (480cm× 160cm)
著名美術評論家張弛說:“‘ 當代畫海第一人’ 周智慧,是一位追求與眾不同的國畫大家。國畫大師齊白石的《山水精品冊》和陸儼少、潘天壽等山水畫,幾乎一成不變。陸儼少畫水,以線勾勒,畫得何等灑脫有致,但露筆痕,是象征性的江河水,缺乏真實感和體積感。又如清代山水畫家袁江的《蓬萊仙島圖》,山石樹木蔥鬱,樓閣宮殿華麗壯觀都非常到位。那麼大海呢?是否畫出大海的氣勢,蒼茫與波濤洶湧呢?他筆下的物象也隻是起到點景和裝飾作用。我認為,‘ 忘筆墨而有真景’ 才算大家。石濤說過,法從我立,畫者從於心者也,筆墨當隨時代。周智慧開始選擇和探索多種多樣的現代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方法——‘ 轉型水墨’。”
“觀周智慧的海洋畫,真可謂大氣磅礴,不可一世。周智慧把西畫的色彩觀念引渡到宣紙上來,創立了山水畫新科——海洋畫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求真求美,創造出氣韻生動,瞬息萬變的海洋氣魄。畫是表現的藝術,畫出來的山水應該比自然的東西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