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藝術百花齊放的今天,它給人們帶來精神享受,它的魅力在於真善美,它像不同風味的小吃,供人們吸取著營養。如精典的唐詩宋詞迄今不衰,原因之一是知識內涵豐富,讓人愛不釋手。尤其改革開放以來,文化推陳出新,如雨後春筍,藝術別開生麵,從視覺上讓人眼花繚亂。滿足了衣食住行的年代,人們渴望著精神需求,不是等閑視之。隨著時代發展,高科技進入家庭以及網絡文化的發展,使人們有了新思維,新追求,提升了人們對新文化的追捧,新知識的享受。鄉村民歌、校園搖滾、東北二人轉、相聲小品等的逢節登台,草根文化節節攀升,使大眾甘心情願為它們拍手叫好,因為根深蒂固根連著筋,筋連著百姓的實際生活,使人們有一種進入超越夢想的時代的感受。曆史車輪誰都無法去阻止。
從事地質工作二十餘年,走遍祖國大好山川。從秦嶺山脈到隴海高原,又經蒙古草原,美好風土人情,出人意料地一見鍾情。大西北奇境透射出地理人脈,許多東西見了,不甘心埋沒在沙漠荒原之中。特別是見了萬裏長城遺址,萬裏黃河的穿越和萬裏長征會師的地方難以割舍。親眼目睹海原大地震遺留的殘坦斷壁,心中久久難以平靜。山還是那座山,水繼續在流,人生易老歲月無情。浪跡了半輩子,有一種使命感不能放棄,人到驛站時鍾不停,體力減退,毅誌仍不鬆懈。退休之後做一個有良知的百姓,把見到的山川景色用手中的筆複製下來,像黃河水一樣流動去造富人類,讓沙漠煥發勃勃生機;像鎮北堡和沙湖那樣,讓我們用美好的期待,用飽滿的熱情去開拓未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於等到退出地質行業的年齡。想起走過的路,流過的汗水,曾經表露的言行,不由自主地做起了枯燥無味的事情,目的隻有一個,充實業餘生活,老有所樂,頤養天年。
一門藝術能否得到廣大讀者認可,隻有讀者說了算,經過時間檢驗才能體現價值。作為草民,茶餘飯後雅興來時,寫了一些草根文章,雖然登不上大雅之堂,對愛好詩歌的朋友是一次人生品味。總而言之,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所思所寫,都是為了一個字“樂”,身心得到放鬆,也是老百姓陶冶情操的***,更是值得一看的平民書,讓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揣摩吧!
筆者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