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解放軍十兵團的登陸部隊在高崎激戰的時候,另一支隊伍在廈門神山也對敵人的陣地發起了猛烈地攻擊,戰爭場麵十分壯觀。
1950年10月14日,八十五師二五五團一營在營地指揮部召開了戰鬥動員大會。教導員蔣永昌為戰鬥作動員,之後營長黃啟昌宣布了作戰命令和兵力部署,由一連組成主要突擊部隊,快速奔赴戰場。
當時,黃啟昌營長與蔣教導員把一麵國旗授予一連,指導員丁獎興和連長從營首長手中接過了這麵*的五星紅旗,接著,又當眾授予一排。
有了這麵紅旗,戰士們就有了奮勇殺敵的信心和動力,他們相信一定會順利完成任務的。
接過紅旗後,一連一排長張麗日和全排戰士一起,大聲宣誓:“一定要將這麵紅旗插上神山!”響亮的口號久久地回蕩在山穀裏。
神山位於高崎的右側,是一連突破敵人陣地前沿後,首先要奪取的製高點,而這個任務交給了一排。
為了保障戰役的順利進行,一連黨支部迅速召開作戰會議進行部署,同時還研究決定由丁獎興與副連長劉順利率領突擊排,高連長率二排居中,負責指揮全連,三排在後麵跟進。
會議還提醒各作戰部隊,雖然每支部隊都有明確任務,但作戰情況變化複雜,各船應爭先突擊,隻要有機會,有條件,就要爭當突擊員,隻有這樣,才能保證突擊任務的順利完成。
在10月15日的夜裏,一連遵照團裏的命令,乘坐大小船隻朝著廈門島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風浪很大,船隻在水裏搖擺不定,但大家卻拚命地向前劃行,每隻船尾都有一個聯絡燈,發出微弱的光芒。
在廈門島上,國民黨守軍不停地用探照燈在海麵上搜索,有時又射向空中,一道長長的光柱在空中來回晃動著。船上的解放軍戰士更加注意隱蔽。
狂風肆虐,激起高高的浪花,浪頭一個接著一個撲向解放軍的船隻。戰士們的軍服都被海水打濕了,海水也濺到了船艙裏。
解放軍乘坐的船隻很小,僅能乘10人,遇到這麼大的海浪,小船搖搖晃晃,有的船在海中打起轉來。戰士們緊緊抓住船沿,以免落水。
指導員丁獎興坐在一排二班船上,告訴大家要沉住氣,他鎮靜地對大家說道:“方向對準,舵把穩。”
在大家的通力配合下,船繼續向前快速行進。
廈門島上的國民黨守軍為了看清海麵上的情況,又連續發射幾顆照明彈。解放軍戰士們不失時機地“借光”觀察對岸的地形與火力點。
細心的解放軍發現,在距海邊不遠處有一片獨立的黑影。這就是解放軍二五五團一營一連首先要攻占的灘頭製高點——神山。他們馬上就要到了。
在行進的過程中,指導員丁獎興乘坐的船隻不小心碰到了暗礁上,船底破了一個洞,頓時海水就灌了進來,而且船隻還在海水裏搖擺不定。這個時候,指導員丁獎興讓戰士們趕緊堵住洞口,並把船艙裏的水舀出去。
經過和風浪的搏擊,船終於渡過海峽,靠近了廈門島的海岸。此時,岸上的敵人還是發現了解放軍的行蹤,頓時火光一片,子彈紛紛射向解放軍,整個海島頓時硝煙四起。
上岸後,戰士們在很寬的淤泥灘裏行走實在困難,左腿拔出來,右腿又陷下去。解放軍的突擊排負荷很重,前進速度不是很快。
在泥灘上生長著許多小樹,戰士們就把小樹枝踩倒,路就好走了一些,部隊速度又加快了。
解放軍的突擊排通過淤泥灘以後,快速突擊,炸毀了敵人鐵絲網,攻占了第一道塹壕,一下子奪取了廈門島上的五個碉堡。劉副連長從左側率領一排一、三班向神山發起猛烈地攻擊,而丁獎興則率二班從右側攻擊。
一排三班戰士張林國高高舉著手裏的五星紅旗衝在最前麵。突然,一顆子彈打過來,張林國倒在血泊中,他眼睛還望著前方。
在這個時候,另一位戰士又扛起紅旗繼續前進,嘴裏還喊著響亮的進軍口號。
在解放軍左右兩側的夾擊之下,神山終於被解放軍突擊部隊占領了,鮮豔的五星紅旗就插在了高高的山頂上,迎著海風飄揚著。
為了插上這麵紅旗,解放軍犧牲了9名勇敢的戰士,是他們用自己的寶貴的生命,換來了勝利。
同時,一連連長率二、三排到達神山腳下。一連黨支部決定,由連長率二、三排攻擊神山右前方的敵團指揮所——殿前村,要用最快的速度占領該地,以確保神山一側的安全;由丁獎興率一排堅守神山。
占領神山後的一排,連張排長在內還不到30人。丁獎興馬上調整了作戰部署,帶領大家修築工事,準備抗擊敵人的反擊。
吃了敗仗的敵人為了奪回神山這個製高點,連續發起了7次瘋狂反撲。在敵人強大兵力的攻擊下,神山陣地又給敵人占去了。
戰士們退到附近,等著二營一連前來支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