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5日傍晚,十兵團九十二師派出二七四團一、三營,二七五團一營組成第一梯隊,在海水退潮以後,從鼇冠和郭後出發,朝著廈門島西北側的石湖山、寨上地段實施偷渡。
這支神勇的部隊,在廈門戰役發起後,是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曾經立下過很多戰功。
由於所乘坐的船隻大小不一,其速度也不一樣,而且對岸的敵人打過來的炮彈,不斷地在船的周圍爆炸,不久船隊就被迫分散開了。
在波濤洶湧的大海裏,一條大木船征帆滿張,朝著石湖山的方向像箭一般快速行進。
這條大船載有九十二師二七四團八連三排和該連一班及機槍連八班的勇士們。
為了到達準確的登陸地點,三排長呂德盛站在船頭上,指揮著大船行進的方向,並招呼所有看過地形的戰士,一起辨認位於廈門島西北寨上那兩棵隱約可見的大榕樹,因為那裏就是他們準備登陸的地方。
但是,在夜幕籠罩下,怎麼也看不清目標。
敵人的槍聲依舊在他們耳際回蕩著,而敵人的探照燈反倒讓他們看清了方向。
石湖山的黑影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了,他們的船已經離山腳還有150米左右了。
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大船終於靠岸了。
“下船!”一聲令下,戰士們像潮水一樣湧向了海灘。
以八班長崔金安為首的勇士們,在船頭重機槍的掩護下,紛紛跳下船去,迎著滾滾的煙霧,一口氣越過百餘米泥灘,撲到了鐵絲網跟前。
隻見崔金安把大刀用力一揮,就砍斷了鐵絲網,高喊:“往裏鑽!”很快,戰士們就穿過了鐵絲網。
當戰士們衝到石湖山山腳下的時候,敵人像餓狼一樣撲了過來。
敵人命令所有的部隊向解放軍發起大規模進攻,妄圖把解放軍消滅在山腳下。
在敵人強大的攻勢下,登陸部隊傷亡大半,副連長、正副排長、兩個班長都先後倒在敵人的槍下。僅有的三挺輕機槍,就有兩挺因為進水而不能使用。
在這危急時刻,身負重傷的八班長崔金安,挺身而出,大聲喊:“同誌們,衝啊!”
崔金安和跟在他後麵的苑大寬、戰士鄭光偉,像三隻出籠的憤怒老虎,端著***,舉著***,打死了一大片頑固的敵人。
戰士們趁機占領了敵人40米長的交通壕。
這個時候,身負重傷的副連長範學海、排長呂德盛,忍著身上的疼痛,爬過100多米長的泥灘,上岸堅持指揮戰鬥。
敵人又發起了更加瘋狂的進攻。從側麵包圍過來,還狂妄地叫道:“快交槍投降!”
麵對敵人瘋狂地進攻,崔金安等人迅速將現有的12個人組織起來,依靠有利地形,把所有的武器全部都用上,連續頑強地擊退了敵人的三次進攻,並趁機攻占了兩個水泥碉堡和長達80米的交通壕,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在和敵人的爭奪中,戰士們各個都是勇士,各個都是英雄,根本不把敵人放在眼裏。
戰士馬三章的左肩中了子彈,傷勢相當嚴重,可是他忍住劇痛,一邊向前猛衝,一邊端著自動步槍向敵人猛烈開火。
戰士胡超清,戰前是機槍副射手,在射手受傷以後,他主動擔任射手。
在敵人進攻最猛烈的時候,胡超清不顧一切,端著機槍朝敵人射擊,與其他戰士一起擊退了敵人的進攻,鞏固了陣地。
在戰鬥間隙裏,崔金安來到後邊的水泥碉堡內,向副連長報告情況,請示任務。
副連長表揚了崔金安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對戰士們的勇敢深感欣慰,並命令道:
要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守住陣地,以保證後續部隊順利登陸。
接到命令後,崔金安就立刻返回了陣地。
戰鬥已經到了白熱化狀態,敵人像瘋狗一樣進攻,但不管如何艱苦,崔金安和他的戰士們都決心一定要把陣地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