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島和鼓浪嶼解放(1 / 1)

1949年10月17日上午11時,戰鬥結束,廈門島和鼓浪嶼全部解放。

廈門之戰曆經兩天兩夜,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第八兵團司令部,第五十五軍和第五軍第一六六師,共計2.7萬餘人,其中俘獲了2.5萬餘人,使蔣介石原先在東南沿海確定的五大戰略據點,即舟山、金門、廈門、台灣和海南島,從此失去了其中的重要一點。

但是,解放軍在廈門的勝利,是以首次攻擊鼓浪嶼的浴血苦戰而失利為基礎的。

鼓浪嶼登陸戰從15日開始到17日,共殲敵1428人,但我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我九十一師二七一團就犧牲團長王興芳以下367人,傷426人,失蹤411人。二七七團第一梯隊出發的也是兩個營,損失不應在九十一師二七一團之下,解放軍總損失在2000人左右。

特別是“濟南第二團”的損失特別令人痛心。僅陣亡的營職以上幹部就包括:團長王興芳、一營教導員於連沂、宣傳股長彭潤津、供給處副主任林華亭,九十一師後勤部軍需股股長王炳林等。登島的二七一團一、二、三、五、七連及一機連,二七七團二、四、八連,配屬的師炮兵營二連的連長等幾乎全部陣亡!

九十一師師長高銳戰後非常痛心,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到:

鼓浪嶼戰鬥,就整個解放廈門作戰來說,達到了兵團要求吸引敵人注意力、調動敵人、保障主力登陸廈門的目的,但就九十一師的戰鬥來說,是一次失利的登陸戰鬥,是九十一師創建曆史上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失利戰鬥(也是最大的一次失利戰鬥,第一次是剛成立時的小據點攻堅戰鬥,未成)!這次戰鬥的失利,不僅造成的損失令人痛心,而且在這個曆史時期內不再有機會打一個翻身仗令人遺恨!這次戰鬥損失之特別使人痛心和遺恨,還在於許多經過戰鬥鍛煉,為革命立過功而又一貫英勇戰鬥的精英們,竟在不能施展自己一點殺敵威風和本領的木船上含恨犧牲!在不顧一切拚死登上敵岸、衝上敵人鐵刺網和陣地內,孤身奮戰中捐軀而又被戰鬥失利的陰影所遮蔽,我不禁為他們失聲痛哭!!戰後幾十年,每當我回憶這次戰鬥時,內心裏總是充滿悲痛和悔恨!

高銳將軍後來到鼓浪嶼戰地巡禮時曾賦詩一首:

漁舟搏浪送征戍,駛出龍江鬥逆風。

鼓浪岩前擊龜甲,廈門灣裏逐杌蟲。

骨埋玉島木蘭白,血染金沙楓樹紅。

三十年前故戰地,獨憑碧海悼英雄。

葉飛將軍後來在回憶錄中也寫到:

我們的戰士無愧於英雄稱號,頑強戰鬥,直至全部壯烈犧牲,終於牽製了敵人,威懾了敵膽。戰士們灑滿鮮血的陣地,戰後被命名為“英雄壯烈山”。解放後每次我去鼓浪嶼,總要去憑吊一番,向烈士們表示敬意

廈門的解放,宣告了16世紀以來,西方殖民者和帝國主義列強任意蹂躪廈門的歲月一去不複返了。

馳名中外的“海上花園”從此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而令葉飛興奮的是,他親自解放了他青少年時期上學和走上革命道路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