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籠罩著死神的氣息(1 / 3)

起更時分,院子裏劍南對大家夥道;“大家夥抓緊時間輪著眯上一會兒,都記住了自己的時間和位置。”

大家夥聽後齊聲低沉而堅定有力的道;“記住了!我們誓士追隨長官驅盡倭人!悍衛山河!殺!殺!……殺!……”

劍南道;“跟你們說過了,我不是你們的長官。木某隻為錢幹活。”

五人又齊聲低沉的道;“那我們就追隨長官幹活!殺!殺!……殺!……”

劍南也隻好手一揮道;“得得,你們愛咱的就咱的。看來為了你們,我又得伸手向岀錢人加籌索碼了,總不能讓你們玩的是命,幹的卻是白忙活。”

又轉向身邊的秋菊丫頭道;“咱們岀發!”

五個人加掌櫃的馬上又齊齊的道;“長官好走!保重!”

劍南、秋菊丫頭二人一個轉身,縱身飛起就落到了房頂上,如兩溜青栶轉眼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以見怪不不的副官及五勇士就不覺為怪了,可二人飛身上房轉眼如一溜青煙消失的身影,不由驚得個掌櫃的目瞪口呆,一付傻酸小樣。

旅順據《大連通史》記載:明代大連地區除築有金州城、複州城兩座規模較大的州、衛城外,還築有規模雖小而地位特別重要的旅順南北二城。

南城以原普希金小學,俄占時期為中心。大華街、長江路、紅光街、忠誠街中間部分,北城以今旅順(9)三小學為中心,清代為宋慶兵營。兩城相距約200米。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7月,定遼都衛都指揮使葉旺、馬雲二將率大軍在獅子口登陸後,改獅子口為旅順口,當即命軍士“樹木為柵”,修成一座木柵城,留守旅順,此即旅順北城。洪武二十年,即1387年,為防倭寇侵掠金州沿海,明廷決定加強旅順一帶海防,即將金州衛中左千戶所調往旅順駐守。

永樂十年,即1412年,由金州衛指揮使徐剛主持,將木柵城改築為磚城。新築就的旅順北城,周長一裏一百八十步,護城河深一丈二尺。磚城南北各有一座城門:南曰“靖海”,北曰“威武”。

到嘉靖四十四年,即1565年《全遼誌》成書時,旅順“北城廢”,明末後金南下時拆毀了北城,旅順南城則廢於清代。

而在大連地區最早的方誌著作《南金鄉土誌》“城池誌”中關於旅順古城,但有兩則簡短的記載:

舊旅順城,治城西南一百二十裏,周圍一裏五十五步,一門。

旅順城,治城西南一百二十裏,周圍一裏二百十八步,一門。

《簡明大連辭典》則稱:“旅順城……明末毀掉。清康熙五十四年設水師營後,重修北城,但留一門。兩年後水師營移今水師營街道。又名新城。後曆經戰亂,南北城俱廢。”

孫寶田《旅大文獻征存》根據前人之著作,對“旅順城”作如下綜述:

《全遼誌》雲:旅順南北二城,在金州城南一百二十裏,俱臨海。北城洪武四年,即1371年都指揮使馬雲、葉旺立木柵以守。二十年設中左所,永樂元年(1403年)設都司官備禦,十年指揮徐剛磚砌,周圍一裏一百八十步,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城門二,南曰靖海,北曰威武。南城永樂十年,即1412年,徐剛包築,周圍一裏三百步,池深一丈二尺,闊兩丈五尺,城門二,南曰通津,北曰仁和。登州衛海運軍需至此。今北城廢,旅順在金州城西南境,其南北二城至清時均廢。

明治二十八年,公曆為1895年,此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於1894年11月21日侵入旅順口,滅絕人性的大(屠)殺使我兩萬多無辜同胞慘遭(殺)戮。清軍敗退,宋慶率殘部經複州,轉戰於田莊台、蓋平、營口、太平山一帶。

日(本)伯爵龜田茲明,即1861—1896年,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充當隨軍記者,拍攝了大(量)戰地照片,並通過日記形式詳細記述他從日(本)出發至日軍退出遼東半島期間的所見所聞,戰後出版了《日清戰爭從軍寫真帖》,其中的一些照片與資料彌足珍貴,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在此書第6章“旅順攻略戰與行政管理”中,1894年11月24日的日記寫道:我在椅子山炮台裝好照相機,拍下了戰後狀況……出炮台門下左方的險坡……稍往前行又登上一個山坡。坡上即前軍左營,有一座壯麗的城門樓,門上掛著金字大匾……山地師團長等到門前時,也就是我軍三團通過練兵場逼近宋頭領的坐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