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身與劍鞘。
在很多很多時候,劍是不分什麼劍身和劍鞘的,至少在大多數人眼中都是這樣。
劍和刀的不同,可能不少人都知道,但是劍當中還要分出劍鞘和劍身,不要看放在一起是兩個區別不大的事情,可當不提及時,就不存在。
劍身是用來殺人的,劍身不是,就算是用劍是為了救人,依然不乏需要幹掉對手的情況下,而劍一旦收入劍鞘當中,不說用劍鞘可以做到,應該說,當用劍鞘都可以殺人的時候,那麼還用什麼不能殺人呢?
但劍鞘的意義,不在於殺,而在不殺。
真正能夠領略到這種不殺精髓的人,才能持有劍鞘。
而亞瑟王,之所以是亞瑟王,也許恰恰不是因為他擁有著石中劍,或者是王者之劍的劍身。
相反,反而正是因為,他擁有著這樣的劍鞘。
所謂的王者,真正的強大之處,不止是在於力量,更多的反而是在於一種克製,或者說是駕馭。
越是強大的力量,就越是需要與之相等的心智與智慧去控製,要控製力量,而不是被力量控製。
區別就是,作為主人,還是作為力量的傀儡。
就好像,兵器與人的不同一樣。
兵器就是用來殺人的,但人不一樣,人會思考。
哪怕是思考,為什麼兵器是用來殺人的,而人不能這麼做。
亞瑟王。
那麼,其實如今最直觀的對比,就是「亞瑟·潘德拉貢」與對麵戰場上的「星淵巨人」。
「星淵巨人」何其強大,足足高達20點的攻擊和防守傲視群雄,就算是連神話中的神魔都沒有能夠達到這種完全的高度了,但是這樣的一個大塊頭,會知道什麼是劍身和劍鞘嗎?
不,它擁有著強大的力量這就似乎足夠了。
當這樣的強大存在,他平靜時,風平浪靜歲月安好的,可當它憤怒時,就是天地變色如同浩劫降臨,但這一切有沒有什麼邏輯可言?還是僅僅隻是隨意隨心?
反過來,對麵的「亞瑟·潘德拉貢」同樣擁有著20點的攻擊力和防守力,如此強大的力量,體現在一個凡人身上的時候,就和「星淵巨人」完全不同。
亞瑟如今是冷靜的,亞瑟王也是如此,擁有著“王者之劍”的騎士王已經無所畏懼,但是他並不會叫囂,亞瑟也隻是冷冰冷的看著,這個如同風中殘燭一樣,眼看著就要完全倒下的敵人。
“我方回合進入戰鬥階段!”
亞瑟抬起手,這個時候她的進攻,就令白星和黑星這邊不免有些心虛。
如果這一個回合是在上上一個回合,是耀光的回合,擁有「黑之鏡」和「白之鏡」的「星淵巨人」,白星和黑星根本不會有一點懼怕亞瑟和「亞瑟·潘德拉貢」的動搖出現。
但是如此,在上一個回合,耀光的反擊就差點要了白星和黑星性命的情況下,這一個回合,其實亞瑟的目的很簡單,她沒想過這一回合就打敗白星和黑星,她的敵人隻有「星淵巨人」。
她認為他負責隻是這個大塊頭,僅此而言,所以亞瑟很單純,不惜一切代價,斬掉「星淵巨人」就行了,至於剩下的,不是還有耀光嘛。
這是雙人對決,在這個時候,耀光和亞瑟都會想起彼此,雙人就是,一個人負責擊潰敵方的陣地,另外的一方負責突破斬殺敵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