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再見(1 / 2)

陸慧心又把需要置辦的東西複述了一遍,確保大夥能夠聽清記住,見沒有人提出異議,宣布散會。一群孩子一哄而散,各忙各的事去。

等人都散去,陸慧心跟張逸之詳細解釋了下自己的想法。大致就像她剛才說過的那樣,簽訂協議,分條分款列出來各自的義務責任。她現在隻是提了提自己的想法,條款內容還得張逸之花時間逐一擬定。

“以後有餘錢還可以給這些孩子們請個先生,教大家識字算賬,或者教些手藝技能,將來也有個出路,”最後,她說,“不過,這些不必寫在合同上。”

張逸之本就有些書生意氣,心腸慈悲,而且自從陸慧心把五百兩銀子交到賬上,鬆一口氣之下,不再擔心錢財,對她的做法自然大加讚賞,把她說的話一條條記在紙上。回答說:“我兩天後把合同擬好給你過目,另外我再詳細做個計劃,關於這七百兩銀子如何支配,如何請人改造機器,如何分配人力幹活。到時候給你看看,你要有什麼意見就再改。”

陸慧心點點頭,說,“孩子的想法最是無拘無束,往往打破常規,一定要鼓勵他們幹活的時候多多思考,怎麼能幹的更快,怎麼操作會更便利。他們是實際操作的人,最熟悉機器,如果他們對機器有意見,哪怕是抱怨,也要仔細聽,記下來,讓工匠師傅看看能不能改進。另外,最好把師傅請到院裏來,常年雇傭,也免得剛研究出來的成果,就被廣泛使用,我們也就失去了優勢。”陸慧心說著,張逸之就把她說的隨手記了下來,邊答應著。

自從陸慧心全心管理作坊開始,他們兩個相處,越來越有上下之分,不僅是張逸之主動以手下人的身份要求自己,陸慧心本人也沒打算阻止他這種略顯疏遠的做法。她知道,這不是疏遠,而是保護。保護他們私人的交情能維係下去。所謂“親兄弟,明算賬”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他們之間因為利益權勢發生矛盾,不僅是他們兩個之間私下難以相處,就是和姐姐之間也會尷尬

兩人又商量一些細節,張逸之問了一些疑問和自己無權決定的處理意見,陸慧心一一給了解答。之後留下張逸之自己處理賬目,陸慧心到作坊裏四處看看。

周嫂王嫂和小顧都見過陸慧心,見她進來也不吃驚,點點頭接著做自己的事。屋子左邊已經有五台織布機,隻有兩台在工作,其餘都空著。右邊的布匹比上次來的時候多了一倍左右,線軸也多了不少,應該是上過貨了。小顧正在清算庫存,陸慧心經過時也沒打擾他。

當年隻有一台織機三個人的小作坊如今發展到如此規模,而且還要發展到更大,陸慧心暗暗點頭,信心更足。

到東廂看看,大半孩子們都不在,隻有幾個拎著幾兜子臉盆子手帕子回來,估計是被分配去采買的,看來還知道分工合作,心道不錯,她又點了點頭。

等到了中午,小顧張羅著把飯菜端進來,三菜一湯,白麵饅頭,陸慧心跟著張逸之一起吃,萍兒狗剩則和小顧一起吃,周嫂她們回自家做飯吃。飯菜普普通通,零星有些肉片,好在還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