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又來了一個張婆,如果李四沒有記錯的話,這是他第四次見到張婆,這是他在陶府的情況,那麼還有他不在陶府的時候呢?來過多少次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來,來多少次也不能發火,因為他們畢竟是給陶少爺說情的,怎麼著都不可以趕走。來了就得熱情招待。
今天李四又看到了張婆,是門前的一個丫環接待的,李四想過去給她說句話,把畫像留下,讓張婆走,可是張婆好像已經看到了他的意圖一樣,等待李四過來的時候,她自己轉了個身子過去了,去呼喚丫環去了。
李四隻得看著他進去,說實在的,這裏的媒婆每次來,雖然陶府的人是收下了畫像,說是考慮一下,說是改天給信。
可是很多的畫像都扔了,有的陶毅都沒有見過,當然他也不看畫像。所以很多的丫環仆人就給扔到垃圾桶去了。
大概是張婆比較有經驗的緣故,此時啊沒有把這個畫像送給任何人,也沒有和李四他們幾個管事的打招呼,一定要找楊氏。
“張婆您來了?”不遠處的丫環看著張婆就快速的迎上來。雖說是他們不辦事,不把畫像送給少爺,但是他們歡迎她?
因為她是幽州城裏鼎鼎大名的媒婆,很多人家的美好婚姻都是她們牽的線,所以無論丫環還是仆人都特別的喜歡她們,見到她們就熱情的打招呼。
因為她們使他們看到希望,看到美滿的愛情,不管是陰差還是陽錯,她們的手裏總能有很多人幸福。
張婆看著有人和她們打招呼,停了下來,道,“閨女,我來了,這個俊呀!”張婆停下來,看著丫環不停的誇獎著,搞得丫環很不好意思,兩點緋紅上了臉。
是人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分等級的,麵對讚美每個人的心裏都是樂滋滋的。
張婆今天也就是有要事在身,收了人家不少的銀子,必須把事情辦成,今天才會如此的客氣,即使見了以後她也禮貌的停住打招呼。
這要是在平時,她張婆可是個名人啊,不拿銀子是絕對的不好說話的,這個親成不成,就看你的銀子的多少了。
此時跑往陶府如此的殷勤,自是女方家給的銀子不少,才如此的賣力,不然的話誰可以請的動她張婆啊。
丫環此時被張婆的這幾句話說的心花怒放,不知道如何回答了,隻是羞答答的站著,等著張婆婆的吩咐。
張婆的臉上再次的菊花綻放,道,“閨女啊?告訴婆婆,陶夫人在哪裏?”
丫環不說話,本來有陶夫人吩咐過,凡是有媒婆找她的一概不見,因為陶毅的事情她想有陶富貴拿主意,她還不想管的過多,楊氏曆來不是多事之人。
丫環聽到這裏,似是為難,因為之前陶夫人吩咐過了,此時要是硬帶去,恐怕不好的。
丫環愣了愣,張婆在丫環一顫那的失神中看到了希望,快速的從衣袖裏拿出了自己的一些碎銀子送給丫環道,“閨女,你拿著。”
丫環看到銀子樂了,帶過去也不是壞事,頂多挨大奶奶一頓罵,但是銀子可是得了,況且這些說媒的小事情,如果大奶奶一高興就不會怪罪了。
想到這裏,丫環把銀子放在自己的袖子裏,道,“跟我來吧,張婆婆。”
這張婆跟在丫環的後麵,心裏美滋滋的,感覺事情成了一半了,一切全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了。
楊氏最近身體總是不好,此時正在院子裏看花,她的心情靜的很,就是老爺再納幾個妾,因為陶毅的緣故和她大奶奶身份的緣故,也威脅不到她的身份,她自是遠離是非,隻是在院子裏養花養鳥,院子裏倒是滿園花香,幽香怡人。
丫環忽而匆匆到了,在楊氏麵前行了個禮,道,“大奶奶,張婆已經來了,就在院子門口。”
本來楊氏聽到這幾個字的時候,想說打發她走吧,可是此時已經聽到她就在門外,無法拒絕了。
隻得道,“讓她進了也好。”此時楊氏在院子中的一個椅子上安然的坐下。
丫環還沒有出門,張婆就快速的就來了,抱著她的畫像,坦然的走來了。
“陶夫人好。”張婆進來對著楊氏美美的行了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