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正文 第兩百四十五章:君子之黨,可以興國(1 / 2)

錢守成冷笑一聲:“蘇大人何必還要在這兒裝傻充愣呢?那硯台是用歙石製成,石質細膩溫潤,發墨如油,更有天然的玉帶花紋,從古流傳至今,貴不可言。你蘇大人堂堂禮部侍郎,會不知道這寶硯的價值?”

聽錢守成這樣說,在座的官員紛紛交頭接耳。

可蘇智卻好笑地反問道:“錢大人怎麼會對這寶硯如此了解?連上頭的花紋都一清二楚?難道說,這拍賣行是錢大人的產業?哦,這也就難怪了,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誰會說自家的貨物不好呢?”

“蘇智,你不要血口噴人!”錢守成臉色一變。

該死,言多必失,竟讓蘇智猜到了拍賣行與他的關係。這樣一來,拍賣行賬本的信息在眾人心目中就不可信了。

“怎麼?難道這拍賣行不是你錢家的?”

“你......!”錢守成緊握著拳頭,惡狠狠地瞪著蘇智。

蘇智卻淡淡地轉過頭,不再看他,拱手對皇帝說道:“陛下,臣確實收到了吳小姐送給臣的禮物,但是僅憑這一點就說臣結黨營私,收受賄賂,未免過於牽強。吳小姐登門造訪的時候,未過元宵,正值新年。新年裏,大家常常會去親朋好友家中走動,禮尚往來也是人之常情。照錢大人的說法,隻要是收了同僚或其家眷的禮物就是受賄,那麼敢問錢大人,你家中婚喪嫁娶時,有同僚出席,會不會送禮?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說錢大人你受賄了呢?”

“就是。”隊列中有與蘇智交好的年輕官員提高嗓門說道:“錢大人,上次你老母親生辰,給所有官員下了請帖,我還送了一尊玉佛去錢府呢。錢大人你當時收禮的時候不是笑嗬嗬的嗎?也沒說這就是行賄啊!我看,你還是趕緊把玉佛還給我吧,別到時候你借此說我這是在向你行賄,我可吃罪不起!”

他的話雖然有些胡攪蠻纏,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官員們一聽,皆是忍俊不禁。

錢守成哪裏能聽得這樣的諷刺?當即被氣得咬牙切齒,眼睛漲得通紅。

一直坐壁上觀的皇帝聽到了這兒,自然明白了這不過是錢守成針對蘇智的一場鬧劇。

見堂上原本肅穆的氣氛被攪得亂七八糟,皇帝不得不開口圓場:“錢卿,此事看來不過是一個誤會,以後就休要再提了。”

“陛下!”錢守成還不死心,砰地跪倒在地痛心疾首道:“硯台一事或許是誤會,但蘇智公然在朝中大肆拉幫結派,籠絡人心,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陛下,您也要不管不問嗎?!”

這話說得就太重了,此言一出,不光是蘇智,甚至連皇帝的麵上都是微微一震。

即墨寒站在隊列之首,冷眼瞧著,巋然不動。

看來魏景華是鐵了心想在離京前給蘇智找點麻煩啊。

此時,吏部左侍郎聞忠國也走出了隊列,躬身道:“陛下,前朝孝禎帝早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國力強盛,有詩雲: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可就在孝禎帝後期,國力卻急速由盛轉衰,物價暴漲,一鬥米竟賣出三萬文的高價!而導致盛世崩塌最根本的症結,就是因為朝廷中兩黨相爭,互相排擠,牟取私利!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陛下,我們必須要吸取前朝的教訓啊!”說罷,聞忠國心一橫,也跪在了地上。

擺事實,舉例子,一向是官員們向皇帝進言的不二方法。

見兩位頭發斑白的老臣就這樣跪在自己的麵前,皇帝也不得不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陛下,臣附議!”

“臣也附議!懇請徹查蘇家!徹查禮部左侍郎蘇大人結黨案!”

“......”

老話說得好,牆倒眾人推,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官員站了出來聲討蘇智。

皇帝有些騎虎難下,猶豫了片刻後,看向了一旁的工部尚書周曆:“周卿,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刹那間,在場所有的目光全部都聚焦在了周曆的身上。

被點到名的周曆稍稍抬起頭,沉聲道:“臣以為,此事事關重大,謹慎起見,可交由三司會審查清此案。若證據確鑿,自然該公事公斷;若最後證明蘇大人是被冤枉的,也好還蘇大人一個清白。”

周曆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臣,字字公正,不偏不倚,聽得在場眾人皆是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