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木鞋(1 / 2)

想通其中關竅的寧十九看著自己手中尚未完成的嫁衣,漸漸定下心思,繼續縫製自己尚未完成的繡樣。

第二日一大早,崔嬤嬤那邊的人便過來請寧十九,說是站姿已經教完了,下麵應該教步態了。

寧十九大抵算了算,估摸著她們今日也該完成站姿的教習了,看來來崔嬤嬤今天必定會派人過來請人。因此寧十九早有準備,等到崔嬤嬤的人來的時候,她已經收拾妥當了,直接跟著那丫鬟便去了崔嬤嬤暫住的院子。

到了院子的時候,崔嬤嬤已經在等了,隻是這次寧十九是來得早了,寧卿心與寧可心兩個人卻是晚來了一陣子,問起來這兩人隻說是自己起晚了,但看兩人那樣子又儀容妥帖,不像是急急忙忙敢來的樣子。

不過再怎麼說寧卿心與寧可心兩人都是做主子的,崔嬤嬤雖然暫時負責教導她們,但總不好在這麼件小事兒上為難主子,於是聽了兩人的解釋,崔嬤嬤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兩人說的是實話,並沒有再質問下去。

這場戲表麵上看就是兩位小姐來遲了,崔嬤嬤雖然心中不滿但還是退步忍讓。若不是寧十九早就查知了寧卿心與崔嬤嬤兩人之間的關係,此時恐怕還真能讓這兩個人騙過去。

至於寧可心,恐怕會成為自己出事之後,寧卿心與崔嬤嬤最好的嫁禍對象……

耐心的看完這場戲的序幕,寧十九佯裝無知的等待崔嬤嬤宣布教習開始。

崔嬤嬤見三人都來了,便開口宣布道:“咱們寧國侯府內的三位小姐天資聰慧,如今已經掌握了宮中站立之禮,但若要看一個女兒家是否端莊優雅,還得看這人的步態。\"

說著話,崔嬤嬤輕笑一聲道:“這步態,大多是一學走路時就定了型的,如今要改起來,說難也難,但說簡單也確實是十分簡單的。宮中女子,無論身份的高低貴賤,走起路講究一個“分花拂柳”,蓮步輕移,搖曳生姿。說到底就是兩個字,一個是穩,一個是緩。”

崔嬤嬤說著話,又指著桌子上早已準備好的,滿裝著水的小瓷碗道:“這就是第一個字,穩,以首頂滿水的瓷碗,何時練到瓷碗中的水不再灑出,那也就算是夠穩了。”

說完,崔嬤嬤放下手,看著寧十九三人問道:“三位小姐可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若是沒問題,咱們不妨就從現在開始。”

說完話,崔嬤嬤靜靜地等了片刻,看三人似乎是沒什麼異議了。邊將石桌上的碗一一遞給三位小姐,讓她們將碗放到頭上。

寧十九原來便被如此教導或,不過從前的楚攸寧雖說在禮數方麵並無不妥之處,但興許是自小練武的緣故,偏偏在這步態上略微差了些,穩倒是十分穩當,就是步幅若是不加控製便會比尋常女子大些。

崔嬤嬤在宮中待了這麼多年,教習過的宮女主子也是數不勝數,平日裏打眼一瞧便能看出這人的毛病在哪裏。因此崔嬤嬤在府中待了幾日,便清楚地知道了寧十九在步態上的弱勢所在。

因此寧十九剛接過瓷碗去,崔嬤嬤便讓人取了段細繩子來,繩子分成三段,兩段緊緊綁在寧十九的腿上,剩下的一段則將雙腿上的繩環綁了起來,如此一來,寧十九雙腿之間最多便隻能邁開一個巴掌左右的距離,稍有不慎,那細繩子便會嵌入腿肉當中,十分痛楚。

寧十九任憑崔嬤嬤指示她的人將繩子係上,將裙褲放下來的瞬間卻是以小手指在那繩子上輕輕一勾,以巧勁將繩子勾斷。然後便佯裝苦著臉的樣子靜靜地看著另外兩個丫鬟分別在向寧卿心與寧可心兩人腿上綁繩子,相比之下,手法卻是比方才輕柔了許多。

那邊尚且綁著,崔嬤嬤看三人不太明白其中因由,邊主動開口解釋道:“正如老身方才所言,除了穩之外,咱們宮中女子步態還講究一個“緩”字,不疾不徐,不驕不躁,因此步幅不宜過大,以自己手掌長度為限,萬萬不可超過……”

崔嬤嬤念念叨叨地講了許多,寧十九麵上好似聽的十分認真,實際上卻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畢竟即便崔嬤嬤講的再冠冕堂皇,最終的目的不過就是為了為了今後折辱她罷了。

如此看來昨日崔嬤嬤才剛派人去量了尺寸,此時那木鞋應當是還未趕製出來,否則今天崔嬤嬤也不會大費周章地又是繩子,又是瓷碗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