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字一出口,念之就像皮球泄了氣,嘟著小嘴,一臉苦惱,不再說話。
怎麼又是觀想?
在學堂的時候先生就讓自己眾人練習所謂的觀想,而練習方法就是拿著紙和筆衝著一件事物畫,在腦海牢記它們的印象,念之雖然不知道什麼是觀想,但也從小在村子裏長大,對於那些花草樹木,蟲蟻鳥獸,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幾片葉子,幾條腿都是清清楚楚,天天畫這些東西也是厭倦。
佛老看到念之的樣子,心中了然,笑了笑,搖了搖頭說道:
“念之啊,爺爺跟你說了那麼多年的觀想,但也隻是告訴你觀想多少重要,卻沒有告知你為何,今晚爺爺就告訴你說這觀想的由來。”
念之聽到佛老說的話,點了點頭,但還是一臉的苦惱。
佛老起身重新給世尊一旁的燈油添了點油花,卸了案台的布子,摘了念珠,這才重新做回凳椅上,搓著念珠,也不去看念之,而是盯著麵前牆壁上的阿彌陀佛畫像,張口說著觀想的由來。
這方世界自凡間起就不曾記載人生從何而來,死又往何處去,在人還處於無知和懵懂的時期,那時候的人們與萬物抗爭而生存,隨著時間的增長,於便後世間有人鑽木取火,有人嚐遍白草,亦有人養蠶做衣,漸漸接觸利用萬物為自己服務。
正如鑽木取火,但卻不是所有之木皆可取火,而是春取榆柳,夏取桑杏,秋用柞樽,冬尋奎檀,所以隻有發現世間各種事物所蘊含的特性方才能發揮不同的作用。
利用事物的特性,更多的認知開始興起,比如砍樹能作舟,亦能造房。人開始從萬物的表麵漸漸追尋其深層次的內在,對自身也從一開始的衣食住行起開始往思想,靈魂,生與死的方向思考。
於是便產生了道,佛,儒,法,仙,魔,鬼,妖之說。
隨著時光的變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對這個大千世界,天地萬物的看法,對待事物,情感,因果,自然,等等了解的深淺不同,其境界也不同,就像村中百姓會撒網捕魚,會春種秋收,卻不知何為詩書禮儀,不知琴棋書畫,而那些文人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卻不知道王侯將相,帝王權術,當然帝王也許明白治理之道,卻也不了解所謂的日月星辰,人事命理等等。
而修煉之人正是對萬物的理解發揮到了極致從而蛻變,就像學道之人知曉天道輪回,學佛之人知道佛海無邊,鬼怪之人對於死亡和靈魂的研究顯得深刻,但是修煉之人知不知道村中百姓的撒網捕魚之道?這就不得而知了。
凡人之所以稱為凡人,不是他們天生平凡,而是其做事之道,處事之理,用事之法平凡,高人之所以稱為高人,不是他們天生高貴,而是其做事之道用腦,處事之理用心,用事之法用智。
如果出身平凡,但是所見所想所思所做高人一等,那他終將蛻變成為不平凡,但若出身高貴,其思想行為粗糙,那最終也會泯然眾人矣。
修煉之人於是將觀想理解為將看到的事物,或者說已經明白的事物,印在腦海中,用心去體會所蘊含的特性和本質,再將其發揮出來。
相同看法的人在一起組成了相同的派別,就像修道之人觀道,修佛之人觀佛,修魔之人觀魔,觀想本來源自佛宗,道宗稱之為存想,但是隨著後世的融合,觀想之說被世間所統一。
對於一根木,有人知道可以拿回去做柴燒火,有人知道可以插於土中,生根發芽,也有人知道其可以劈之為劍,射之為弓,更有人知道其所蘊含的生命之力,頑強不息。。。。
所以對於觀想之法,世人將其分為已經知道的八個境界,前兩個境界是知物,弄塵,一般就是屬於凡人境界,後麵六個境界為六個字,分別是聞,識,入,掌,大,化,天。
修道之人觀天尊,將後麵六個境界說成聞道,識道,入道,掌道,大道,化道,天道。
修佛之人觀佛祖,將後麵六個境界說成聞佛,識佛,入佛,掌佛,大佛,化佛,天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