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商隊(1 / 2)

驚風飄白日,光景西馳流。

經久歲月一別年,風去花逝難相見。

………

昨日風光不再,此刻的王本一除開做工所得的一年之薪資,加上這十來年,逢年過歲時師傅老頭賜下的零花錢,總計百十來方,計重一十一斤八兩重的玉石外,一身孑然。

此外所有師門長輩所賜予的法器、道經,還有本該他所有的‘冰骨玉蟬墜’,全都拋下,還給了師門。

事情的經過倒也簡單,那日王本一‘聚仙樓’中大出風頭,《道德經》一出天降異象,玄黃功德自天而降,不僅震碩住了在場眾人,便連一直閉關不出,一心修行的許多老祖級別大修士,也被驚動。

好在,王本一並不曾藏私,由他書寫,五德、薑然兩人幫忙鋪紙、‘聚仙樓’凡人仆役研磨,所著的一十三頁《道德經》文,果真贈送給了貴公子慶晟。

因為後來饕餮老祖的不請自來,原先的賭局王本一沒敢提,但是經文卻送了出去,事先言明的贈送品兩邊人都沒好意思說出口,以致於到了最後,憑白送出去一份得了大氣運加持的《道德經》一卷,附帶功德值也被分攤了一層。

王本一自詡這筆買賣做虧了,不願久留,臨走前又提出將經文贈送給‘聚仙樓’,且不得藏私,當大開方便之門,公開放置‘聚仙樓’內,任何人求見都可一觀,是以被在場老祖們讚為‘道門麒靈子’,場上眾人又送了個‘道德小真君’的美名。

這且不提,當日王本一拋開沉浸在天降鴻福,得享功德護體的五德、薑然兩人後,獨自一人離開‘聚仙樓’,也不回‘百寶閣’了,徑直返回了山門,打聽師傅老頭的行蹤。

不想卻遭到師門眾人一致冷遇,大濕兄一臉冷高範兒的推說不知,高冷範兒的師姐腳步都沒停過,師伯閉門不見,就連祖師爺也宣傳是出門訪友去了。

聯想及當下處境,作為被拋棄的自己,不僅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生氣、不高興的態度,反而熱臉送上來讓人憑白刮擦,實在是好笑的很。

盛怒之下,也不管什麼《道德經》風波,需不需要竄供,捏造不存在的謊言之類的善後工作了。

當下當著師伯的麵脫了一身並不合體的道袍、法器,揣著十來片重疊在一起的玉石,將它們打包後便頭也不回的離山去也。

說實話,這一番作態,表明了就是反叛師門,再也非是同門中人。

王本一卻並不後悔,整個師門中,除開不舍得一力護持自己的師傅老頭外,王本一對其他人都沒有任何感情,反了也就反了。

而且因為他特殊的修煉體質,導致十來年都未曾有絲毫進步,讓師門眾人包括師傅老頭在內,都認為他是所謂的修真‘絕緣體’,與道絕緣之人,傳給他的‘千字言’又是基礎中的基礎,並不涉及師門神通、法術、秘訣之類的,是以王本一離山,竟然無一人阻攔。

反出師門的王本一,心下難過是有的,不過更多的卻是茫然與輕鬆。

自此天高海闊任鳥飛,天大地大,皆可去得,不必再死守一處,練那毫無頭緒的大道法門。

喜又悲!

天地雖遼闊,卻無安身之處,來去雖自由,惜我肉體凡胎身。

下一步,我該怎麼辦?

腦中剛有了這種怨天尤人的陰暗想法,隨即便被腦海祖竅的一道金光掃去,整個人重新恢複了樂觀心態,方知‘功曹薄’竟然還有斬心魔的奇效。

雀躍的同時,大聲歌唱並不怎麼符合的瀟灑走一回。

叮叮咚咚,脆玉作響的玨泉玉溪福地入口處,正對迎麵而來,麵露怪異看著自己的‘狗男女’,心態不同,倒是發現二人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親熱’,回頭再想,‘怕是自己以前倒是小人了’

念頭通達,境界有有躍升,自感這些與自己再無瓜葛。

朝著二人打一稽首,腳步不停,清清爽爽充滿灑脫的歌聲中,越行越遠。

天地悠悠過客匆匆

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生死白頭

幾人能看透

紅塵呀滾滾癡癡呀情深

聚散終有時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

出了山門,王本一沒得方向去,便一直往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