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比斯。
底比斯有兩處,一是埃及的底比斯,再是希臘的底比斯。
在公元前14世紀中葉的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尼羅河中遊,曾經雄踞著一座當時世界上無與倫比的都城。這就是被古希臘大詩人荷馬稱為“百門之都”的底比斯!
“艾爾夫曼,寡人聽聞,這座底比斯城的曆史,迄今已有1700多年了?”
“是的。”跟隨在白起身邊的導遊,艾爾夫曼回答道,“將軍閣下,底比斯是一座在古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期間建立的都城,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曆史!史載,當時的底比斯有城門百座,人口稠密,廣廈連亙,極為繁榮,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百門之都的美稱,異族人曾讚譽這裏為宮殿般的城市!”
“曆代法老在底比斯建造了大量的神廟、宮殿和陵墓,它們規模宏大,工藝精湛。然千年歲月流逝,宏偉的宮殿廟宇多已堙沒無聞,但從僅存的廟宇遺址和帝後陵寢,貴族墓葬,仍可想象當年底比斯鼎盛時期恢弘的風采。”
白起微微頷首,底比斯是一座充滿神奇色彩的古城,它的興衰是整個古埃及興衰的一個縮影。
從公元前2134年左右,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孟蘇好代布興建底比斯作為都城,直到公元前27年,底比斯被一場大地震徹底摧毀時止,在2000多年的漫長歲月裏,底比斯在古埃及的發展史上始終起著重要作用。
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大概看到了阿蒙神廟祭司們不斷增加的財富所構成的威脅,決定推行宗教改革,也就是我們下邊要介紹的埃赫那吞改革。底比斯從此又衰落了20來年。
第二十一王朝以後,隨著底比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不斷加劇,加上愛琴海和小亞細亞一帶的“海上民族”的不斷入侵,新王國日益衰落,底比斯也開始了自己的厄運。
公元前663年左右,入侵埃及的亞述軍隊再次火燒、洗劫了底比斯。公元前27年,一場地震又使底比斯城裏僅存的一些紀念性建築物瞬息之間傾塌無遺。
到公元19世紀,隻留下一堆廢墟的底比斯,成了古墓盜劫者的樂園。在現今埃及的盧克索和卡納克一帶,人們還能見到底比斯遺址的一些斷垣殘壁。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雖然第十二王朝的開創者門內姆哈特一世曾把首都從底比斯遷到孟斐斯附近的李斯特,但在底比斯仍然為阿蒙神繼續興建紀念性建造物。
從公元前179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王國遭到了外族喜克索斯人的入侵。
喜克索斯人征服了大半個埃及,最後定都阿瓦利斯,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底比斯經曆了第一次衰落。
埃及人阿赫摩斯一世的率領下,又在底比斯建立了第十七王朝,並在公元前1580年左右攻占了阿瓦利斯城,把喜克索斯人趕出了埃及,開創了古埃及新王國時代。
新王國時期的法老們再次選定底比斯作為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他們發動了一係列侵略戰爭,掠取了大量財富和戰俘,並把底比斯建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顯赫宏偉的都城。他們在東底比斯為阿蒙神和他們自己建起了一座座壯觀的神廟和宮殿。
底比斯在埃及古王國時期,是一個並不出名也不很大的商道中心。通往西奈半島和彭特的水路,通往努比亞的陸路,都要經過底比斯。底比斯的興盛是跟阿蒙神聯係在一起的。法老孟蘇好代布把首都定在底比斯後,又將阿蒙神奉為“諸神之王”,成了全埃及最高的神,從此開始在底比斯為阿蒙神大興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