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鎮少年(1 / 2)

道士還在想著,兩人已在清水鎮前,朱寧回過頭,憨憨一笑:“道長,這裏就是清水鎮了,我家就在鎮東,馬上就到了。”

道士繼續跟著朱寧,朱寧一邊走著一邊介紹著清水鎮的地點。清水鎮不是很大,但路邊房樓精巧,街鋪忙碌,還是一片繁華景象。

道士見已經到鎮上,又試探著問道:“你就不怕我是江洋大盜?”

“道長說笑了。”朱寧回答道:“若道長真是,我家一窮二白,也沒啥值錢的值得道長如此費心,道長若真的看上了什麼,我送你好了。”

道士搖了搖頭:“現在各地藩鎮擁兵自重,北方還有吐蕃之亂,大唐內憂外患,早就人心不古,世態薄涼。像你這般的人,算是少有了。”

朱寧聽到這話說道:“我隻是個小農,世上很多事,不是我們這種人能強求。我現在還有一畝地,能養活一家人,兒子長大成人,我問心無愧,每天幹到勞累,累到躺下就睡,一夜睡到自然醒,就很滿足了。”

兩人說話間已至朱寧宅前,朱寧宅子隻是一間青磚小屋,同整個清水鎮的建築一般,雖然不大但卻精致,隱於街巷之尾,高樓之中,木門上還透著氤氳濕氣。

“這間便是我家了---”朱寧輕輕扣了扣門,笑著說道。

朱寧家雖稱不上家徒四壁,但一看也隻是普通的農戶人家,家裏除了簡陋的木質家具,就隻有些鋤頭犁鏵。道士站在朱寧身後,想起自己曾經也隻是個農家孩子,再見這些質樸的農家工具,心中不由覺得寧靜空明。

朱寧見道士呆立不語,心中擔心道士是住不慣自己的屋子,急忙說道:“村夫陋房,道長怕是住不慣吧?”

道士搖了搖頭:“不不,我曾經住的房子更加簡陋。”說完拍了拍朱寧肩膀:“我也曾是農戶人家,朱兄弟別太麻煩,我隻求一床一被足矣。”

朱寧又是憨憨一笑,看見家中台子上放了些行禮,笑著和道士說道:“該是我那在港寧城少年團的孩子回來了。”喊了一聲:“端兒,家裏來客人了。”

“來了---”門內傳來一陣粗啞的聲音,這聲雖然粗啞但卻未脫稚氣,一聽就是十五六歲的少年之聲。

果不其然,來的是個少年,他穿著一身粗麻褂子,古銅色的手臂上纏著一根紅巾,蠟黃的臉中一對星目倒是顯得有神,眼上濃眉藏在了雜亂的頭發下麵。

隻是這會這個少年身上紅一塊紫一塊的,顯然剛剛和人動過手。

朱寧見到有些不高興了:“你身上是怎麼回事?”

少年朗聲說道:“我在路上途徑堂岐鎮的時候遇到了個潑皮在管一婦人家要錢,說那女人丈夫欠他們錢了,那婦人沒錢給那潑皮一腳踢翻,我看不過就和那潑皮動手了。”

朱寧扔掉了手中的農什:“哎呀,你忘記爹平常怎麼和你說的?你說你要去少年團學武我沒管你,你學了武就是和人打架的?”

“可是---”少年有點委屈:“我要不管,那婦人怕是要給那潑皮打死。”

“那你說你現在管了,那潑皮以後就不去找那婦人了嗎?以後他還是會去找那婦人的,而且還會記恨這次的事情,變本加厲還在那婦人身上。”朱寧邊說邊從房間裏拿出一瓶跌打酒,在手上搓搓就敷在了少年身上:“所以爹一直告訴你,你行俠仗義是好,但要量力而行。”

少年還是有些不高興:“爹---”

這時候道士發話了:“朱兄弟,令郎也是急公好義,別太過苛責了。”

朱寧這才發現道士給他晾在一邊很久,急忙介紹道:“不好意思道長,久未見子忘記道長了,我介紹下,這就是犬子,喚作朱端。”

朱端轉頭看了看這個道士的裝扮,也顧不得身上的疼痛,驚呼道:“道長---您---您是丹崇山登鶴觀的?”

道士低頭看了眼這個叫朱端小孩,點了點頭:“是,貧道的確來自雲龍湖畔丹崇山上登鶴觀中,小兄弟有何指教?”

朱端咧嘴一笑,笑起來倒是有幾分和他父親一般的爽朗,他如同大人一般抱拳行禮:“久仰貴派大名,今日得見,果真是仙風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