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養兵十多萬,騎兵隻有四萬多,不過足夠王浩在南方稱霸了。
孫家也不過兩萬騎兵,加六萬水軍,步卒除了維護日常治安,也隻有三萬多人,他們都能占據半壁南方五個大郡。
而荊州的劉表,這次被王浩鯨吞一半領地,麾下還有近八萬大軍。
可是單靠南陽、宛城等四個郡城,想要養活八萬大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蔡瑁等外戚專權,荊州劉表已經快日暮西山,隻待王浩他日揮軍北上吞並南陽等地。
漢中地帶被五鬥米教張魯占據,經常東進南郡和司隸等地劫掠,
益州牧劉焉和兒子劉璋卻奈何不得他們,山越等蠻族和川蜀等地的部族,經常騷擾益州讓劉焉疲於應對。
不然劉焉父子聯合劉表一起,或許能給王浩完成一點麻煩,
可惜劉焉自己的麻煩都解決不了,更別說出兵幫劉表對付王浩了。
川蜀甘肅等地產糧極少,益州劉焉經常要向王浩購買糧食食,
在戲誌才和徐元直處理下,王浩和這位益州牧的關係一直不錯,又怎麼可能發兵攻打王浩呢。
回顧北方形式,曹操傭兵二十萬統領充州和司隸淮南一帶,徐州呂布和袁術聯盟,抵擋江東孫氏和曹操。
袁術大勢已去,隻剩下淮南壽春附近幾座城池,
劉備在彭城、北海、和渤海一帶徘徊,他現在兩頭為難,不知道該投奔河北袁紹,還是投奔許昌的曹操。
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在黃河以南一家獨大,
可是河內張揚屢次發兵,和曹操發生摩擦,加上張濟敗走司隸亭街一帶,隨時都可能揮軍東進。
北方翼州的袁紹正忙著攻打幽州公孫瓚,說起來也是奇怪,公孫瓚坐擁幽州這麼久,連劉虞這位漢室宗親,都被他吃得死死的。
除了無恙和烏恒等外族,經常會進入幽州騷擾之外,整個幽州這幾年基本沒有多少兵事,
就算連年旱災收成不怎麼好,不過從中山國到右北平一帶都是良田,他怎麼就發展不起來呢。
王浩有時候在想,公孫瓚是不是天生就是腦殘,
劉備屢次以各種借口向他借兵,就向兒子問老爸要錢一樣,
今天一千兵馬,明天三千兵馬,要麼就是糧草馬匹,
可每次公孫瓚都會相信劉備借口,就這樣老虎借豬,一借不複還了,可是公孫瓚還是願意相信劉備。
放著公孫度的遼東半個幽州不去攻伐,偏偏響應曹操的狗屁討逆去打袁術,
就算給他地盤又有什麼用呢,幽州在黃河以北翼州之上,而袁術的地盤都在長江以南,公孫瓚參合有什麼用呢?
如果公孫瓚能夠東進把遼東的公孫度也收拾了,就算不能南下再南下,把並州這塊硬骨頭吞並了,也可以發展水軍保住自己幽州。
有渤海灣做依靠,誰敢出兵來範幽州,水軍從遼東出發,就可以抵達北海或者渤海等地,敵人沒有進入幽州境內就會被斷糧草。
如果公孫瓚真的拿下遼東了,可以說翼州就暴露在幽州的虎牙之下。
可是公孫瓚好死不死,也想學袁術稱帝,花費巨量資金建造亭樓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