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馬大匠了,這元戎弩製作工藝複雜,但是對我軍將來用處極大,所以………”
王浩聽到馬均說能改造元戎弩,而且還是五十連的單兵弓弩,王浩下定決心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將元戎弩造出來,因為它實在太強悍,完全就是冷兵器時代機關槍。
除了重裝兵種之外,任何兵種遇上元戎弩都會損失慘重,王浩這次真的眼紅了,他必須要製造出來一批,哪怕不能大批量產,少量元戎弩也能在某些特定環境下,左右一場大型戰役。
“主公放心吧,書院裏有不少製作學徒,讓他們獨立製作元戎弩,可能他們還無法做到,不過獨立完成一部分配件還是能做到的,這樣還能保證技術不被竊取……”
上次發生龍骨技術被盜取的事件,讓馬均意識到了一些先進技術,必須進行嚴格的保密措施才行。
這次元戎弩的製作,馬均除了教會幾個入門徒弟之外,其他人隻能負責一部分製作而已。
就算走路風聲,別人也無法製作出元戎弩,從製作配件到到組裝完成,王浩會派近衛軍守護軍工作坊,一方麵是保護,另一方麵是監視,因為這個東西太珍貴了,王浩不得不這麼做。
“主公準備何時攻伐江東?”
從江夏回來之後,戲誌才就追著王浩逼問,這個問題王浩也不知道怎麼說。
“秋收後看情況吧,能不勞民傷財是最好的…”
王浩原本想等到明年之後,江夏船廠和朱涯琅船廠的戰艦,全麵升級能力壓江東一頭之後再攻伐孫權,不過孫權最近水軍調動頻繁,想來他也想在秋收後動手了。
“根據奉孝傳回來消息,江東這個月突然多出數千艘戰艦,許多老戰艦都漸漸退役了。”
戲誌才知道,龍骨技術被孫權得到以後,江東肯定會大興造船業,隻是沒有想到這麼快而已,大半時間而已,就造出了上千艘戰艦。
“關於戰艦這點誌才不用擔心,有興霸應付的過來,江夏的船隻都快擠不進碼頭了,江東再多戰艦都不用怕……”
王浩治下人口之多,隻要願意花錢也不怕請不到工匠,江夏船廠的戰艦不比江東少,就連大型戰艦都差不多持平了。
“對了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江東沒有糧食了,如果入冬前攻伐孫氏,不需三月時間孫氏必定斷糧……”
戲誌才也是通過商會回報才知道,孫氏權手裏領地隻有半個揚州,人口不過百萬之數,孫權征兵超過十五萬以上。
還需要人手開發夷洲島,最少都需要二十萬人,半年時間建造上千艘戰艦,投入的人力物力可以想象的到,孫權那什麼養活這麼多人?
就算沿海漁業發達收入不錯,除了老幼病殘他還有多少人耕種呢,唯一可能就是用物資和曹操換取糧食,曹操經過幾年屯田製糧食已經跟上來了。
“既然如此就安排下去吧,秋收後準備起兵討伐孫權這碧眼兒,雖然蔣欽已經被淩遲處死了,不過幕後主使還在呢………”
每次想起死去的金剛,王浩對孫權就越發痛恨,他一定要用孫權的獻血來祭奠金剛。
接近入秋之際江東調兵譴將,王浩這邊的水軍也開始向番陽郡一帶挺進,這次王浩的座駕盾海也出征了,這是它下水後的首戰。
王浩自從解鎖非洲二哥斑鬣狗之後,又再次湊齊了百萬金幣,不知道這次牧場又會給王浩什麼樣的驚喜呢?
百萬金幣解鎖,一個新物種再次出現,王浩一開始還有些失望,不過看清楚之後卻喜出望外,這個也是不可多得的品種。
兀鷲!
花費了百萬金幣,牧場這次解鎖的品種就是兀鷲。
兀鷲是為數眾多的飛行鳥類中的巨人,成年後兀鷲兩翅展開達五米寬,身長約一米半左右,體重可達十五公斤,聽起來沒有多重,不過它的實力絕對不是用體重來計算的。
“一米半長,這個是不是有點誇張了?”
王浩看著樣板圖標上的介紹,整個人也蒙圈了,這個時代普遍身高在一米半到一米八,女性多數不會超過一米六,兀鷲站著就有一個成年人高,三十斤也不算很輕了。
恐怕除了所為食猿鷹之外,再也找不出這麼巨大的猛禽了!
兀鷲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飛鳥,還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它的平均飛行高度為海拔五千~六千米,最高時在九千米,這個海拔高度有點嚇人,人類在這種海拔高度連呼吸都比較困難。
“主公你哪裏抓來的巨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