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緣份(1 / 3)

冷鋒有名斷玉刀,金槍戟天山河嘯,聞得切金膽魂散,皆因尋常未出鞘。

這四句話分別道明了四個人,這四個人在上古王朝是不是最厲害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截至目前他們在上古國武學方麵是最有名氣,影響力最大的。

好吧!各位,請隨我一起去見見其中一位吧!

徐北辰,人送綽號“尋常劍”,乃當朝一品宰輔徐憂民之子,兩年前,不知何故,名噪一時,聲譽頂天的京門府“朝天司”突然解體,他便從朝天司尉的位置上退下,現任遼東水師大元帥。

遼東素來就不是一個好地方,說它是不毛之地也不是太過分,環境惡劣,氣候尤其的不宜人,三伏天,你便是扒掉皮肉還會覺得火星子直冒,數九隆冬時,你便是把自己架在火盆子上炙烤,依然會覺得寒氣逼人。

所以,這種鬼見愁的地方,若不是被逼無奈,很少人願意會來的,當然,我說的這個逼,也不是非指有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也有可能像以下這幾個買賣人,被生活所逼,是啊!不做生意哪來的錢賺,沒有錢哪裏弄吃喝玩樂?

七個人趕了十四頭駱駝,真夠辛苦的,不過,駱駝好像比人更辛苦,每頭駱駝身上都背滿了麻袋,是什麼玩意兒,不清楚。

遼東城,七個人都抬頭看向城門,七個人一支筆,我隻有寫領頭大哥了,嗬嗬……這人還真像大哥,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威武結實的像一塊鐵板。

“走,進城”,他大人一揮,衝身後的兄弟道。

城門盤查的甚是嚴密,當然了,細作也有可能假扮成商隊掩人耳目,不過,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不是奸細就不是奸細,根本不懼怕你盤查。

一炷香的功夫,守衛的兵丁方才把十四頭駱駝,七個人查個水落石出,“去吧!沿著街道邊緣走,莫要衝撞了行人”,兵丁還是很愛民的嘛!

遼東城,分東西城,其實也沒什麼實質性的區分,隻不過是,徐北辰的元帥府在東區,賈良方的府官宅邸在西區,僅此而已。

十字路口,領頭大哥下了命令,你,趕著兩頭駱駝前往知府大人的住處,我,趕著兩頭駱駝去元帥府,這年頭做買賣不容易呀!城裏頭若是有十位有頭有臉的人物,我們就得打點十位,一個都不能落。

沒想到,真的是沒想到,堂堂的水師元帥,一代名劍徐北辰會是這般年輕,頂多是三十五六歲的模樣,不過,可惜的是穿上絨衣戰甲的他霸氣是有了,但昔日那輕鬆寫意,笑傲風雲,天馬行空,仗劍千裏的不羈與放縱已蕩然無存。

領頭大哥頓時有點扼腕之感,不過,他沒有感傷,而是慢慢的褪去身穿的夾布長衫,“這件長衫裏藏有一道密詔,至於,密詔的內容以及藏於何處,在下一無所知”。

手提長衫,左右翻弄,徐北辰紅潤的麵孔透著一股泰山崩於頂而不變色的穩重,可不是嘛!野驢再野,你將它拴在石磨上拉磨,時間久了,野性也會消磨殆盡,何況是人乎?

“密詔再密,也得示人,本帥該怎麼看,什麼時候看?”。

“元帥恕罪”,領頭大哥一抱拳,“這個在下也是一無所知,不過,元帥莫急,等元帥該看的時候,自然會有人來破解長衫之謎”。

“何時?”。

“淮陰王陸鍔風生水起時”。

王若語此刻正艱難跋涉在路途中,路,是一條上山的路,上山的路,我就不需要多描述了,肯定是不會太平坦。

可若隻是她單單一人,身無外物,行走於這樣的路,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不可思議的是,她竟拉著一輛獨輪車,車上還直挺著一個人。

上山的路,拉著車,車上還有人,即便是一位力拔山河氣蓋勢的男子,在這個狀況裏,或許也不敢輕易地喊出‘輕鬆’二字來。

所以,王若語感到很累,這個,可以從她尖尖的下頷滴落的汗水看的出來。

汗水?為什麼一定是汗水,而不能是淚水呢?柔弱女子不都愛流眼淚嗎?

這是個常理,我不敢抬杠,但唯獨要除了這一次,因為這一次,我注意觀察過,甚至用指頭蘸試,嚐過,那水是鹹的,且濃度極大。

上山的路中,少不了石頭石塊,而拉載重物上山,人大幅度使力時,肯定是要貓腰低頭。

所以王若語一時不察,獨輪車的獨輪,撞在了石塊上,一塊不算大的石塊,這一撞的必然結果可想而知,車子定會顛簸,但也不會顛簸的多麼猛烈,畢竟石塊不算太大,隻要車夫的兩手有差不多的力氣,車子或許翻不了。

但你可以猜想到必然的結果,卻絕料不到必然結果中牽扯出來的偶然。

一株帶著尖利細刺的篝藤,在車把手傾斜的一刹那,竟然伸出一隻胳膊,拽住了王若語的衣衫。

衣衫和她腳上的花邊鞋一般,都是顏色鮮豔,花枝招展,但這兩樣東西,再怎麼顏色鮮豔,花枝招展,在男人眼裏,也是不及她閉月容姿的萬分之一。

三伏天裏,人們著衣都很單薄,所以,篝藤盡管隻是輕輕一掛,但王若語也已經深深的感覺到了。

前文剛剛說過,隻要車夫的兩手力氣差不多,車子估計翻不了,同時,我也堅信王若語既然能一路把車拉上來,兩手的力氣肯定能控製住車把的平衡,除非她此刻已經是精疲力盡,否則……

然而,結果是車翻,車上人倒地。

好吧,讓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車翻人倒地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