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皇帝的再次不幸(1 / 3)

天啟十五年的冬月十九,鵝毛般的大雪整整下了一天,大地孤冷,京城內外八百裏被黑白二色映襯為舉目蕭索。

乾坤殿裏,帷幔低垂,龍榻高臥,陸晴川在兩床錦褥絨被壓蓋下緊密的發著汗。

據身旁服侍的內侍們講,晚膳後不久,人尚未離座,一向強壯,不懼嚴寒的皇帝突然毫無預兆地感到錐心刺骨般的高冷,緊接著麵色通紅,呼吸急促,一下子從高椅跌落在地。

皇帝老爺,麵色通紅,顯是體內高燒,但觸及其外表體膚,卻是冷如冰塊,更恐怖的是刺破血管經絡,竟無一滴血外滲,血液仿似被凍結一般。

半盞茶功夫,皇帝便陷入了渾噩,嚇傻了床畔陸晴川膝下僅有,跪伏著的十五歲公主陸箏與蓮蓉皇後。

陸箏公主與先皇子陸浩然同母,是先皇後冷月秋在天啟元年所生。

雖然生於帝王家,命理富貴,但卻是個可憐的孩子,冷月秋在她一個月零三天的時候便丟下了她,撒手人寰。

皇帝有心傾注父愛,卻因政事繁忙無暇顧及,若不是有個舅舅一直在宮中經常陪伴著她,上古王朝可能會出現一則天大的笑話。

堂堂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上古公主竟然形同孤兒,但是,好景總是難長久,在陸箏七歲的時候,也就是在天啟七年,舅舅突然消失於天地中,任她怎麼找也找不回來了。

十五歲乃及笄之年,是個不小的年紀了,擱尋常人家的女子叫待字閨中,頭上可以插簪子,可以論婚找婆家了。

啊!更嚇跑了一旁侍駕的小太監們,他們紛紛指著皇帝的腦袋,邊戰兢邊後退,“皇上的頭發,頭發全白了”。

陸箏公主同蓮蓉皇後,循聲望去,隻見皇帝緊束的發冠早已散落,一根根烏黑發絲正如蚯蚓蠕動一般的慢慢的由黑詭異變白。

看罷,陸箏公主也不由得一陣恐懼,癱坐在地上,而蓮蓉皇後則勉強壓住驚駭,迫於形勢,太醫院士蘇南子,盡管也有些驚悚,這個時候,也隻能硬著頭皮顫抖著圍上前。

這時,率先衝入殿內的平王爺古晴空恰好被一個驚恐不定的小太監撞了個滿懷。

古晴空是皇帝的親弟弟,太多的本事沒有看見多少,唯有一肚子詩書文章,掛著王爺頭銜,手握一方京畿營與宰輔徐憂民共同防衛著宮城裏的治安。

自天啟四年請辭後至今,他果真沒有再上過朝,領過俸祿,連雞毛蒜皮的小政事也從不過問,一心專攻文娛,算是上古王朝文壇上的領軍人物。

至於他是不是真的隻醉心詩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沒過問過政事,若他自己不說,恐怕就連被譽為上古第一人的徐憂民也不能猜透。

但,這話若是被徐憂民聽到,他可能會不服氣,我神機妙算,閱人吃骨,此等小伎倆,怎能逃過我法眼?你不用不服,舉個小例子,我吃半碗飯,不吃了,你說我飽了沒有?

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可你卻無法回答。

平王爺來不及斥責一聲,便急忙圍上龍榻,與蘇南子緊緊的靠在一起,兩人低頭細語,待搞清狀況後厲喝道:“來人!將這些失儀目無法紀的太監內侍拖出去斬了”。

話落,由殿外便湧進幾名帶刀近衛,反手一抓,就把幾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太監們箍住,往外拖。

“等一下,等一下”,這會兒還尚癱坐在地上的陸箏公主,慌忙爬起來拉著長長的音調,她出腦子的第一個想法是去托架,但還未走到近衛身旁,忽發覺這念頭不切實際,於是又拐回來跪倒在古晴空麵前,“皇叔,皇叔請饒恕他們吧!”。

其實,平王爺要殺人的厲喝,在場有耳朵的人,基本上都聽到了,但這些人常年身居宮中,見慣了今天他死,明天你無預兆失蹤的事兒。

所以平王爺殺個把太監內侍們,在他們眼裏根本還不如親眼瞧見皇帝的頭發一寸寸變白來的更恐懼。

但這也不能說他們已經麻木,沒有了人性,隻是因為求情這種事,他們根本沒有資格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