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擬旨傳位1(1 / 3)

但是,他們難受,徐憂民也不見得好過多少,他在替皇帝難過悲哀,那麼長時間嘔心瀝血,處心積慮的壓製陸鍔,架空平王爺機關算盡,到頭來還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終究還是違背不了天命,膝下無子,到頭來接掌龍位者,還需在平王爺,陸鍔中二選一。

這的確是很悲哀,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說不得皇帝還會因此,而得到世人的讚賞,博取個一世英名,你想啊!皇位是個香餑餑,誰不覬覦?

不明真相的世人,大概都會認為皇帝之所以長期拚命地排擠兩位兄弟,而到最後關頭,突然果斷地傳給其中某一個人,完全是為了避免,兩兄弟為爭奪皇位暗地裏去結黨營私,製造殺戮,引起的宮變。

合情合理,這個時候,縱然另一個人心中再怎麼不服,也沒有了時間與借口攪拌風雲了。

可,話又說回來,沒有了時間與借口,並不代表另一個人,會不生哀怨,坦然接受。

所以,作為一國宰輔,百官表率,徐憂民還要進行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於是,他連思索都未思索一下便決定倒向,依附,全力支持看似平庸,實則羽翼早已豐滿,勢力早已逾越陸鍔不知多少倍的平王爺。

但,平王爺要真正達到得心應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境地,光靠自己還不行,吏部尚書宋光漢必須上位。

作為陸鍔最尊敬的兄長,徐憂民這樣做的確是殘忍,也失去了人情,但他不得不狠心,如果平王爺跟陸鍔一定要撕破臉,自己依附平王爺,平王爺的實力相比陸鍔,就等於十比一。

十比一的實力對抗對壘,戰期上,也許談不上戰期,很可能陸鍔是一觸即潰,一潰千裏……一潰千裏……這還沒做,隻是想了想,徐憂民的兩眼便開始濕潤。

不過,他還是強迫自己定住心神,自己挨些罵,受些自責無所謂,不打仗,老百姓總會少受很多的戰亂之苦,值得。

一念至此,徐憂民道,“皇上,臣這一兩個月來,頻頻感到手腳僵硬,可能是上了年歲之故,恐怕不能替皇上撰寫修文了,但微臣素知宋光漢大人,文筆文采俱佳,以後便有他替皇上多多效勞了”。

其實,提攜宋光漢上位,徐憂民是在玩一場豪賭,眾所周知,宋光漢愛權如命,一個愛權如命的人掌權之後,會怎樣?誰也不敢斷言,可徐憂民還是願意賭,並且不打折扣。

至於有什麼根據,他也回答不出來,隻知道如果事事都要依據而為,那麼這個世界就不會存在富貴險中求一說了。

宋光漢聞言頓時腮邊肌肉猛地一縮,如果此時有一把剪刀,剖開他的胸,拿出他的心你會看到他的心正砰砰地亂跳,他扭頭看皇帝,恰與皇帝四目相對……

“這叫……舉賢不避親嗎?”,皇帝忽然眼如利箭,但很快又緩釋利箭,“好好好,舉賢不避親,隻怕朕是用不著了,還是薦於平王吧!令他二人好生用心治理天下”,語罷,皇帝鎮靜地扭過頭正視蘿帳頂,不再理會任何人。

這句話,雖然沒有定格什麼,但似乎已經說明了什麼,所以它引起了效應……

為什麼?為什麼?蓮蓉皇後指尖輕抖,踉蹌兩步,一排銀牙猛地咬住下唇,淚水奪眶而出,她好生失望,為什麼,那麼長時間的不死心等待,到底等來的還是冰涼的不甘。

抖完了指尖接著抖身子,陸箏公主兩眼一酸,上前攬住了她,她了解她,蓮蓉皇後痛哭流涕,不甘心的真的不是結果,就如她所言,那麼長的等待怎麼就沒有出現奇跡呢?

平王爺這會兒沒心情去欣賞蓮蓉皇後的神態,此刻他正與宋光漢神色惶恐,額角汗流的跪在地上,但如果他有心情一定會看到陸箏公主在攬住蓮蓉皇後之前,曾瞧過他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