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什麼?有高僧說:“佛法不是求人,而是求自己。佛法是心地法門,唯有心能轉業。佛法不從外求,佛法從內心求-自心性中求,有求必應。”聽著有些繞,拜佛自然有求於佛,但是佛要告訴你,有什麼想得到的,比如名利、健康,不必去抱佛腳,佛法滿足不了你的欲望。靜下心來自省,能滿足自己的隻有內心的平靜。你內心認為自己這些已然得到,或是不再總要,那麼這些你就得到了。
劉主任很快就安排好佛印的住處,就在吳清風二爺爺住處的東邊,一直沒人住。劉主任叫來了保潔,裏裏外外收拾了一遍,再看看整潔了許多。劉主任看了看,比較滿意,他對管後勤的下屬說這裏缺一台空調,盡快要安裝,景區請來的高僧要照顧好!下屬點頭稱是,馬上安排!
劉主任再次找到佛印的時候,是在大雄寶殿,說明了房間情況後要宴請佛印。結果佛印說出家人粗茶淡飯,拒絕了。見佛印態度堅決,劉主任隻好作罷,臨走還不忘對佛印千恩萬謝,卻隻字未提吳清風爺孫倆。這倆人倒也真不在乎,對劉主任也視而不見了。
佛印說自己就是為普度眾生遊曆到此的,機緣所致,即使沒有佛印還會有別人,望劉主任珍惜福緣。送走了劉主任,佛印轉向老頭兒說道:“吳先生,看時候到了飯點了,作為地主您是不是應該招待貧僧呢?”
老頭兒笑著說道:“剛才劉主任要好好招待大師,你出言拒絕,卻又要我去替他盡地主之誼嗎?”
“這裏真正的主人不是劉主任,而是您吳先生,當然要您請了。”佛印聞言也笑了。“再說您不缺錢花,貧僧就算以後天天蹭飯,對您來說也是不痛不癢的事情啊。”
“好個不痛不癢,出家人過午不食,大師您不用守戒的嗎?”老頭兒玩味的看著佛印。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貧僧餓了總不能騙人說不餓,佛祖不會怪罪。”按照佛印的境界,早就可以辟穀,聽這話他是耍賴了。
老頭兒搖搖頭,“走走走,那我當一次地主,二牙子,幫我收攤。”說完背著手走出殿門,佛印在右側與他同行。
吳清風收了東西,也跟著去了。他們去的不是別處,而是景區的酒店。一樓是餐廳,往上是客房。老頭兒找了個臨窗的位子,招呼著坐下。三人剛坐下,就走來一個年輕人。這就是景區後勤的負責人,剛按照劉主任的安排給佛印收拾了屋子回來,看到吳先生領著一個和尚就意識到,這位就是景區請來的大師了。
“吳先生,真是難得來酒店啊。”年輕人客氣的打著招呼。“這位是?”他轉向佛印。
“這是佛印大師,是劉主任請來的。”老頭兒大聲對年輕人說,特別是“劉主任”這三個字加了重音。
“久仰久仰,剛還見劉主任來著,讓我給大師整理房間。”年輕人說著伸出手,要跟佛印握手。
佛印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感謝施主。”
年輕人把手收回,也不覺得尷尬,“大師您客氣,到這裏有事您就招呼我。”他轉過頭說:“吳先生,想吃什麼您就隨便點,都記在賬上就好了。”
老頭兒表示感謝,又閑扯幾句,年輕人找了個理由走了。吳清風心道:還真是什麼領導什麼下屬。
老頭笑看著佛印說:“真是托大師的福了,要吃些什麼?”
佛印:“吳先生客氣,一碗素麵即可。”
“大師吃不得葷腥,但是我們爺孫倆要來點肉食的。”
佛印:“阿彌陀佛,吳先生和清風小施主不是出家人,吃不吃肉請自便,貧僧不會介意。”
“服務員,來碗清湯麵,兩份牛肉麵,素涼菜再加一個醬肘子。”老頭兒叫來了服務員。
這時候人不多,不大會兒,飯菜上齊,老頭兒故意吃出聲響,吳清風看著都要要忍不住笑了。再看佛印,安靜的吃著清湯麵,仿佛跟眼前的情景完全在兩個世界。
老頭兒吃飽飯抹抹嘴,“大師吃的可好?”
“甚好甚好。”佛印也放下了碗筷。
“大師,我可不可以問您一個問題?”吳清風在心裏藏著問題,見佛印也吃罷飯,於是問道。
“清風小施主請講。”佛印聞言說道。
“大師昨天說抹去了劉主任的記憶,我想知道,您是怎麼做到的?”見二爺爺沒有製止,吳清風低聲問道。
佛印聽完哈哈一笑,“清風小施主原來要問此事,這事說起來也不算是抹去了他的記憶。”
“大師此話怎講?”老頭兒也饒有興趣。
佛印:“這就像你們麵前的肉食和貧僧麵前的素麵,肉是不是比麵好吃,那得看是誰在吃。”
吳清風撓撓頭:“這跟麵和肉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