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陽最擅長的恰恰是努力刻苦,他一遍遍的在內宇宙模擬苗老師的動作,同時按照她傳授的功法複刻內在的細節變化,並根據自己的體質差異進行微調,通過身體作出的反應判定是否正確。
舉重若輕,是將他的皮肉筋骨與氣血打成一團,在發力時能夠做到渾然一體,即便是纖細的手指也可以發揮出軀幹的支撐力,由此能做到手握千鈞而運用自如。
舉輕若重,則著重在氣血的運用、控製精細度層麵。
張青陽此時的身體強度、力量、爆發力和氣血厚度,各項指標都超出常規,粗糙的運用除了效率低下、殺傷力發散之外,還會對自身造成不的負擔。之前他全力一擊沒能幹掉那龐大沙蟲,反倒是自己爆裂無數毛細血管,內傷加重,就是明證。
此番苗老師傳授的訣要,是要把他的內髒運動節律、溫度變化,骨骼與肌肉的彈性係數,外加各大係統的循環運轉規律等等,一係列的生理變數統合起來。
在此基礎之上,他再運發力量和氣血,都能確保與心意徹底的無間融合,人劍合一之時,不再依靠直覺和本能,而做到心神意念真靈不昧的入微境界。
所謂大道至簡且易,看似隻是讓他掌握一種運力法門,往深裏挖掘,卻是徹底洗練肉身的高妙訣要。
張青陽知道這功法的重要性,因此不敢輕易忽略一字一句、一個細節。
他一個人在訓練場角落中,手握大錘反複揮動,直至體力耗盡、氣血瀕臨枯竭,才暫時停下。休息的同時,不忘了細心體會新力從四肢百骸滋生的微妙。
專心致誌,忽略了時間,不覺又是一過去。
張青陽勉強做到能無差別的模擬出苗老師的動作,但內在各大器官、係統、氣血的精微變化與配合,卻仍舊處於起步階段,離著大成遙遙無期。
晚上回去吃飯的時候,張媽一眼看出他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兒,以為出了什麼問題,大驚怪的連連追問。待知道他是練功太刻苦,一的錘煉讓身體看上去顯瘦,其實體重沒什麼變化,這才放心,又忙不迭的給做了一桌豐盛大餐,生怕餓著他。
晚上,張青陽下了密室,修煉“神豹化血術”的時候,發現氣血運行明顯順暢許多,且有種純淨汞漿奔流的厚重福
他心中大喜,忙不迭開始第三層“縱氣飛血”的修煉。
如此又是三過去,張青陽把第三層入了門,結合“舉輕若重”的功法要訣,發現相得益彰,增進更快。
某一次,當他拿起長柄大錘時,突然發現單手握住錘柄末端,感覺那不像是錘子,而是一根鐵棍!
這是修煉有進益的特征!
張青陽喜不自勝,當即換成鼠骨劍,劍身展開一米來長,僅僅用拇指、食指扣住劍柄,運起法門,劍尖處好似懸掛了上百斤的重物,輕輕一揮,蕩起一陣沉悶的嗡嗡轟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