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再閱氣篇(1 / 2)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後,楊林森坐在桌前興奮的搓了搓雙手,帶著一臉滿足的笑容點燃了一根“得勝煙”。他對自己今天的表現是格外的滿意,尤其是每當他想起吳總和藍姐在聽完自己關於懸浮物的解釋後所流露出的驚訝與讚賞,他這心裏就樂開了花,美滋滋的。

但是,當他從喜悅中漸漸恢複了平靜,再回過頭重新審視今天的“超常”表現時,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今天的確是超水平發揮了。因為相比往日,今日的楊林森,無論是思路的開闊性,還是思維的縝密性,甚至就連自信心都比之前的他更勝一籌。而這些明顯的提升,雖然外人還一時間辨別不出,但楊林森自己能夠深切的體會到。這般“飛躍”式的進步,若是發生在其他時間裏,那楊林森可能還不會多想。但是,它剛好就出現在了自己得到那本易道天書之後,這般境遇很難讓楊林森不又一次將它們聯想到了一起。

“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啊!易道啊易道,你到底還能給我多少個驚喜呢?”帶著越發濃厚的興趣,楊林森就連工作都擱置在了一旁,從公文包裏取出了那本泛黃的小冊子,帶著淺淺的微笑閱讀了起來。

“上班時間那副圖肯定是不敢看的。嗯,要不看看其他幾頁吧。一副畫都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其他幾頁的內容肯定也平凡不到哪去。”在這般想法的驅使下,楊林森再次翻開了易道天書的第一頁,帶著與上一次完全相反的態度,認認真真的讀起了冊中的首頁內容——“氣篇”。

這首頁中的內容總共就隻有那百來個字,可是楊林森這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過去了,直到五點半下班,他也沒能完全看懂其中的意思。為什麼這一頁紙上的寥寥幾句就那麼難懂呢?這原因啊一共有三:

一來,氣篇中的內容,雖然說不上百分之百都是用文言文記錄的,但少說也有百分之八十的文字都帶著濃鬱的“曆史氣息”,讀起來確實有些別扭;二來,此文有太多的詞彙和字符是楊林森從未見過的,別說是什麼意思了,就連怎麼讀他都是一頭霧水。所以每當遇到這樣的“門檻”,楊林森就隻好上網搜索求助。但是網絡上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有時候恨不得一個字就有二十多種不同的解釋,逼的楊林森隻好把這些個意思全都帶到原文中體會一番,最後靠直覺來判斷哪種意思是最佳答案。

要說前兩個難題,楊林森多少還有辦法來對付,但是麵對第三個難題,他真是感到力不從心了:那就是文中反複出現的有關穴位、筋脈和氣息之類的描述。這些描述給楊林森的第一感覺,好像是種奇怪的口訣。好比文中提到的什麼“馭氣經太乙、天樞,入大巨,隨返石關……”一類的內容,在“氣篇”中是隨處可見。但是,關於這些口訣到底是什麼來曆,為何存在,又有什麼後果,文中卻隻字未提。打小就對武俠小說癡迷的他,讀過多次後,甚至還帶著玩笑心態的懷疑,這難道真是一本“內功心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