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吱吱。”“哈哈,太棒了,弟弟會說話了。”匆匆一年過去了,弟弟漸漸長大了,開始會走會跑,現在在學說話,但隻能發出聲,離會說話還有一段時間,小孩要不斷的鼓勵,感覺聽到我讚揚他,弟弟開心的笑了,繼續更加“努力”的發出吱吱的聲音。期間陳柔情真的過來吃飯,隻是神女有心,襄王無夢,我都不知柔柔姐怎麼想的,竟然看上我(小屁孩一個,除了帥氣還是帥氣。)之後精彩帶著護士姐姐們一起到我們家不是吃飯就是叫我講一下課。
這一年母親做起了生意——賣衣服,一開始幾個月沒什麼起色時,我沒有提醒母親,要讓她自己發覺,後來那一天靈機一動,母親竟然想出了——體驗式服務。顧客進來後就是上帝,要保持笑容,就算他(她)買與不買都一樣的對待,後來漸漸生意就起來,街坊領居一傳十,十傳百,在當地有了地道的口碑“太厲害了麻麻。”母親開始由一家開到三家,還實行鼓勵的製度,同時也定時請員工吃飯,聯絡感情。其實做得越大,管理的越多同時煩心的事越多,尤其員工的問題,事情特別的多,但我隻跟母親說了一句話:人第一,事第二,貨第三。做生意想做大坐穩——人才要留住。怎麼才能留住人才,先把人做好了。短短的5年間,不斷向父母傳授老師的觀念,老師永遠的觀念:做人成功,不成功隻是暫時的;做人不成功,成功隻是暫時的。永遠把人放到第一位就對了,本來母親為人處事就非常,就可能稍微注意一下語言的婉轉性,不要太直,太直了,別人不喜歡。
父親在一間貿易工作上班,一上就是了5年,從公司的最底層開始,起初才800塊呀,雖然當時才95年,但800塊其實也不怎麼夠花,不過幸好家裏的房地還算多,日子勉強過得去,其實父親的學習力很強,父親高中學曆,但父親不甘心,之後一邊工作一邊考大學,順便還考會計證,在當時會計還挺搶手的。一段時間過去,終於讓父親考上了,考上不可能不讀吧,當然讀,工作呢?也要繼續上,生存與發展不能共存?能共存,隻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就行了,但是這個平衡點也不好找呀。父親費盡千辛萬苦終於讀完,同時工作也保住了。
有一次父親跟我說這一段的時候,我特意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粑粑,當時這麼辛苦,為什麼不放棄呢?”父親被我的問題問住,愣了一下,回答我:“鑽鑽,粑粑有著自己的夢想要去實現,無論多麼的苦也要堅持。”“粑粑,您很棒呀,給您10個讚,但粑粑我有個疑問?”“鑽鑽,有什麼疑問?”“粑粑,夢想有是好,但選擇的路能不能到達夢想的另外一端呢?粑粑。”“......”父親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是啊,能不能呢?鑽鑽,其實粑粑都不知道能不能?”
“粑粑,所以選擇一定要放在努力前麵,選擇不對,努力白費。不要當您奮鬥了半輩子甚至一輩子,才發覺始終到達不了對岸,粑粑,人的一生最公平的一樣東西就是時間,每個人都是24個小時,無論富人,窮人都是一樣。同時時間也是最昂貴的,千金難買寸光陰。”父親聽著我進入的沉思當中,“鑽鑽,說得對,那鑽鑽,現在粑粑明確告訴你,我現在選擇的道路根本到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