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廣州之行 3(1 / 2)

現在呈現在眼中的廣州無論是風景和人情都是不一樣,剛剛和回憶廣州的歌詞很貼近,“好不好把它先記錄下來?”“算了,還是不要蝴蝶效應把。”

“粑粑,麻麻,等等如果早點找到酒店,我們就去逛一逛廣州。”“好呀。”說著,母親自己都興趣,其實母親也是熱愛生活的人,如果不是早生了我,就要呆在家裏,真的,母親為我放棄了很多,很多。父親也是,所以我要幫助他們擺脫枷鎖。

“吱吱,吱吱。”“弟弟,聽到玩就醒。”弟弟在車上無聊,就睡去,沒想到醒了。

“你好,問下你,點去國際大酒店。”父親問了路中路,“你先直走,過3個紅綠燈,進入環市東路,一直走就看到。”(粵語的對話)“好,5該嗮。(謝謝的意思)”“5洗。(不用客氣)”父親禮貌的道謝。其實禮貌也是一種品質,是人類為維係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貌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尤其在孩子麵前一定要學禮貌,因為您是孩子的榜樣。

平時父母這一點做得非常好,無論前世還是現在父母都我們兄弟兩做了最好的榜樣(暫時兩個),父母叫我最多就是個人禮儀: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麵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係。1、衛生: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汙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2、服飾: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範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並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麵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2、用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第一次次見麵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托人辦事為“拜托“等等。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